在親自體驗了一把趕海的樂趣之后,姜蘭跟胡琛兩個對這里的發展就更加看好了。
胡琛甚至都動起了心思,要不要動用一下家里的關系,把這整個海岸線給拿下來,然后跟李東二舅合作,開發幾個海景房。
被胡玥給勸阻了。
理由也很簡單,第一,別動不動就動用家里的關系,家里的關系每動用一次,無形中就會對整個家族造成一些損耗,一次兩次的還看不出來,但是次數多了,這個影響就會很大。為了他胡琛的這點私人小事,動用整個家族的關系,不值得。
第二,厲教授說了,以李東老家這邊的人口、經濟、交通等條件,不支持大規模的開發,尤其是房地產開發。
整個縣城總共就那么點人口,開發一大片房子往哪賣啊?何況,胡玥并不是太看好房地產的未來。
至于第三嘛,胡琛自己的生意就夠雜的了,把他手頭上的那些生意做好就行了,李東老家這邊,他就別跟著瞎摻和了。而且跟李東二舅合伙,萬一兩人再因為利益鬧得不合,那就不好看了。
姜蘭也讓他別跟著摻和了,尤其是跟李東二舅合伙開發房地產這種事。
吃過一頓飯,姜蘭就看出來了,李東二舅可不是什么善茬,胡琛要是跟他關系太密切的話,弄不好惹出點事來就把胡琛給牽連了。
姜蘭跟胡玥都反對他,胡琛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還是李東說,要是胡琛真的愿意過來投資的話,那度假村那邊他可以投點。
胡琛早就有這個想法了,聞言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度假村雖小,但卻是一個切入點,等下一步這邊真的發展起來,胡琛還可以繼續開發幾個其他的項目。
李東其實也不太贊成胡琛過來跟二舅合伙開發房地產。
前世的時候,云城那邊郊區海邊開發了一片一片的海景房,可最后全都成了鬼樓,賣都賣不出去。
李東老家這邊跟云城那邊都沒法比,開發出來海景房,就更賣不出去了。
除非是老家這邊比前世有更大的發展,人口、經濟、知名度都上好幾個臺階才行。
但李東對此不抱太大的希望。
所以,還是別搞什么海景房了。
…………
這次來李東老家,除了這里的景觀、海鮮美食出乎姜蘭預料之外,姜蘭還有了另一個讓她意外的發現。
就是當地的手工草編。
李東老家這邊一直都有草編的傳統。
早年間,都是用麥稈、玉米皮、藤條編些草帽、草簍、木筐子什么的,拿到集市上賣點錢,補貼家用。
這兩年,種類逐漸多了起來,各種手工編制的包、筐等工藝品,都很精致,遠銷海內外。
老家這邊很多婦女都會編,甚至還有不少人以此為業,專門在家做草編,一個月也能有個千八塊錢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