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為什么魯斌會知道我的倉位?”
李東上來就開門見山的問道。
語氣很是嚴厲。
其實李東現在并不確定這事就是魯斌干的。
他只知道魯斌的信托公司叫合贏信托,但他根本不知道合贏信托是通過哪家證券營業部或是自己的席位號買賣股票,他也沒有渠道去查這個。
他純粹是想先詐唬一下陳譽仁。
陳譽仁一聽這話,心里咯噔一下子。
公司雖然明令禁止泄露客戶的信息,但這種事根本就沒辦法徹底杜絕。
且不說姓名、電話這種個人資料,就說賬戶的持倉信息,在公司內部,就有好多人能看到。
他這個分公司老總能看到,馬春燕那個營業部經理能看到,林倩那個客戶經理也能看到,還有風控部門的人也能看到,再加上其他幾個大大小小的領導,就光是他們云城分部這里,能看到客戶倉位信息的人,就不下十位。
誰能肯定這些人不會泄露出去?
可能跟人聊天時,隨口就泄露出去了。
甚至還有人經受不住誘惑,會專門去搜集一些大客戶的持倉信息,出售給外面的機構或個人,以此謀取不當利益。
這在整個行業內部,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了。
一般情況下,這種事也不會暴露的。
就算客戶的持倉信息泄露出去了,客戶自己也很難察覺到。
甚至就算察覺到了,也很難找到什么有力的證據。
大部分的機構,或者投資公司,乃至個人,獲取客戶的倉位信息,不外乎兩個目的:一個是收集相關的數據,以此來分析股票走勢、制定操盤計劃,一個就是搞電話營銷。
當然,也有一些個人或機構,出于這個或那個的原因,獲取對方的倉位信息之后,刻意打壓、針對對方。
但這種情況并不常見。
國內的市場機制決定了,股市上很難施展強有力的狙擊行為,且不說有嚴格的監管,就說限制做空這一點,就大大提高了狙擊難度。
貿然去狙擊對手,只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不是真正的苦大仇深之人,誰會去干這種蠢事。
而且,真要是苦大仇深,那隨便用什么報復手段,都比在股市上狙擊強多了。
所以,一般情況下,就算是倉位被泄露了,那對客戶來說,也不會有什么損失,頂多是接到幾個騷擾電話罷了,客戶也不會太追究。
但現在,聽李東這口氣,陳譽仁就知道事情棘手了。
那天自助晚宴上,魯斌跟李東發生了一點小矛盾,這件事陳譽仁是知道的。
王中信跟他說的。
但陳譽仁也沒太把這事放在心上。
實在是這事太小了,簡直都不能算個事。
就是意見看法有些相左而已,這算什么事啊?
而且,當時無論是李東還是魯斌,兩人都沒表現出太在意的樣子。
即便如此,陳譽仁在知道這件事之后,上次去拜訪李東的時候,他還是專門為這件事跟李東表示了一下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