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不用請示校長,他自己就能決定。
他相信,校長肯定也會跟他做同樣決定的。
胡玥這等于說是直接給云大捐建一個校區啊。
校長要是知道了,當面給胡玥鞠躬謝禮都毫不猶豫,更別說是表個態了。
而且,有了這個新校區,就是跟羅嘉良那幾個人鬧翻了又如何?
堂堂云大,還怕他羅嘉良?
李志剛也不再拐彎抹角了,直接說道:“東來的這一番善心,云大上上下下都會銘記在心。建大學城這件事,可以說是云城教育界一件里程碑似的壯舉。我跟徐校長,會親自出面,邀請云城其他幾所高校的負責人,來詳談這件事。我想,其他幾位高校領導,肯定也都會贊成這件事的。我們達成初步意向之后,會聯名上報官府,并就大學城對于高新區,乃至整個云城的影響,做出詳細的論證報告,一并提交給官府。另外,考慮到未來的校企融合,進一步推進提高學校的實踐教育,達到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教學目的,真正做到‘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辦學宗旨,那在建設大學城的同時,高新區那邊,也要抓緊時間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只有這樣,學校這邊,才能更快、更好、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到這些高新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新校區的院系建設、專業設置、以及師資配置、教學計劃等各方面,提前做好規劃準備。”
李志剛的這番表態已經很直接了,下一步,云大會拉著其他幾所高校一起,向官府進言,贊同在高新區引進高新技術企業的戰略規劃。
現在譚正非跟羅庚良雙方,本就處于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一時間雙方誰也壓不過誰。
為了高新區的規劃一事,雙方已經爭執了很長時間了。
現在,幾所高校聯合進言,那這平衡便會被打破。
高新區那邊確定下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戰略方針,便不再有什么阻力。
當然了,譚正非那邊,肯定也會適當的做出讓步,就像胡玥說過的,會允許其中幾家經營狀況不錯的工廠,分批搬遷到高新區那里。
但這就不是胡玥所關心的了。
只要能確定下引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大方針,對東來來說,就足夠了。
下一步,胡玥就可以著手將東來入股的幾家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到高新區這里。
既能促進高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這些高新企業,也能借助高新區這里的優惠政策和產業集群效應,得到快速發展。
這對雙方來說,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只是,胡瑯那邊,始終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她還得提防著點胡瑯。
不然,說不定哪天,胡瑯直接就對她和李東下手了,踩著兩人上位。
她可不想自己辛苦一通,最后全都給胡瑯做了嫁衣。
確定下了捐贈意向之后,尤其是雙方達成了默契,李志剛等一眾校領導,對胡玥和李東就更加的熱情了。
雙方就大學城的建設問題,簡單交換了一下意見。
胡玥的意思是,既然要建,就建的大一點,云大新校區,就照著五千畝的標準來行了。
整個大學城,至少也得是上萬畝。
當然了,胡玥只會給云大捐贈資金,幫助云大建新校區,其他幾所高校,就自己想辦法行了。
或是自籌資金,或是財政撥款。
反正有錢就建的大一點,沒錢就建的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