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榮之前,李東好心的跟鄧川、董一飛他們打了個招呼。
鄧川他們還有些不解,國榮剛除完權就出場,著急點了吧?
雖然說,國榮填權的可能性不大,但除權之后,下跌空間也小了。
而且,上邊已經開始出臺支持券商開展創新業務的相關文件,意圖很明顯了,券商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業績必將迎來井噴似的發展。
所以券商板塊縱使短期內有所震蕩調整,但長期是向好的。
何況,當前這個大盤,整體趨弱,也沒什么太好的板塊。
還不如大家一起在券商板塊里抱團取暖呢。
鄧川就問李東,為何要出掉國榮,出掉國榮之后,打算進啥票。
李東也沒多說,只說是胡玥那邊需要一筆資金去做投資,他是給胡玥騰資金。
鄧川心下恍然。
就沒再多問什么。
原本他們這些人就想當然的以為,李東所有的資金都是來自于胡玥,現在胡玥收回資金,也說得過去。
李東這筆資金確實是轉給胡玥了。
總共一百四十來個億。
胡玥需要用這筆資金,啟動芯片產業項目。
包括上游制造設備的引進、相關技術人員的引進、芯片設計研發人才的引進、大學城相關學科專業的設立與建設、芯片制造企業的合資入股,等等這些。
一百多億的資金,也不過是勉強啟動而已。
后續還需要天文數字的投入。
為了掩人耳目,胡玥沒有親自出面去參與這些事。
而是委托其他人。
上游制造設備的引進和相關技術人員的引進,讓黃豐年去操辦。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商業家族,黃家在海外有著外人難以想象的資源和人脈。
這些芯片制造設備,都掌握在少數幾家國外公司手里,尤其是一些核心技術,都嚴密封鎖。
即便是黃家,也不可能拿到這些技術。
但是黃家卻可以動用自身的人脈關系,采購一批最先進的制造設備。
然后,順帶挖幾個技術人員過來。
最重要的是,黃家出面,外人就不會懷疑到胡玥頭上。
也就不會再出現截胡的情況。
胡玥跟黃豐年商量這事的時候,沒提她跟李東的宏偉藍圖,只說是讓黃豐年幫忙采購一批設備,再挖幾個技術人員過來。
還囑咐了一下黃豐年,讓他不要對外聲張,要悄悄的去辦。
黃豐年不解胡玥是何意。
因為李晗截胡了胡玥的新能源汽車項目,黃豐年他們幾個正商量著怎么幫胡玥一把,為此,黃豐年還親自出面,去見了一下其他幾家車企老總。
游說他們跟東來合作。
甚至還承諾,黃家也愿意參與進來。
結果這事還沒談利索呢,胡玥這邊突然讓他去幫忙采購什么芯片制造設備。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一下子到了芯片制造產業上,這跨度有點大啊。
黃豐年就問胡玥,她是不打算做新能源汽車項目了,要做芯片項目嗎?
胡玥說新能源汽車當然得做,不但要做,還要做大做強,要跟李晗和華汽正面競爭。
但這不妨礙她投資點別的項目。
黃豐年一聽,就勸胡玥,說既然要做新能源汽車,那就要全力去做,畢竟她要面對的對手,是李晗。
全力投入新能源汽車項目,都不見得能競爭過李晗,結果還要分心它顧,搞什么芯片。
再說了,要搞芯片,國際上,要面對三雄、聯科、泰電這些芯片巨頭,國內還有華信、鴻芯這些芯片大廠,難度比新能源汽車還要大。
除非是東來集中所有力量去做芯片產業,不然,小打小鬧的,一點意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