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遼東的關鐸他們是很有錢的!”
這是讓毛正梁事先沒想到的一點。
原本他以為關鐸他們困在遼東那樣的苦寒之地,早就應該窮的叮當響才是。可不成想,也正因遼東三面皆敵,背靠大海過于苦寒。反使關鐸他們保住了他們擄掠大同及上都得來的海量財富。因關鐸他們,如今是有錢都沒地方花。
元蒙帝國還有高麗國都是他們的敵人,各個都盼著要將他們困死遼東,自然就不會和關鐸搞什么通商。
這樣一來,關鐸手中那近乎海量的金銀財寶也就被他們砸在了手里,根本就花不出去。也因此,缺什么都不缺錢的遼東如今也是物價飛漲。
以至一石糧食在遼東的市價竟能賣到五兩銀子,比山東的糧價是足足多出十倍不止。
故當知曉這樣的一個消息時,毛正梁也是將眼睛都瞪圓了。
“對于山東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發財機會啊!”
雖說因戰事的關系,山東這邊也沒多少存糧可以出售,可擁有著數百艘海船的毛正梁卻隨時能與江南的張士誠和臺州的方國珍做生意。
畢竟,掌控著魚米之鄉的他們可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糧食的主。
如此一來,毛正梁完全能做一個倒賣糧食的中間商,以二兩五石的“高價”從江南購糧。然后自己再以兩石五兩或三石五兩的“優惠價”,將這些糧食轉賣給遼東的關鐸。
這樣,自己單是吃差價,就能賺到百分之幾百的純利潤。
對毛正梁及整個山東而言,這無疑是天降餡餅的好事,毛正梁自不可能讓其白白從眼前溜走。
也因此,毛正梁便也就遣人尋來了韓熙,然后將自己的打算和底線都告知了韓熙。命韓熙他代替自己出面,為自己全權處理此事。
而韓熙呢,他知曉毛正梁的打算后,自也就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作為毛正梁的臣子,且是一名山東人,韓熙所看重的自然是山東的利益。而至于遼東那邊?呵,只要在兩年內他們不被元蒙朝廷消滅,對山東政權而言便就足夠了。
也正因此,在使團離開益都的那天,韓熙便就遣人做好了應對及準備。所以,便就在四天后,使團終于來到濟南城的那刻起,韓熙所布置的計劃,便也就在悄然中推行開了。
……
“貴使,諸位貴使不遠千里而來實在辛苦,韓某在此有禮了。”
李清平他們這次到底是代表關鐸這個行省平章來山東求助的,有這樣的一層關系在,韓熙這個行省樞密自然也就親自迎出了城,而后笑著抱拳向他們做了一揖。
見此,作為使者且有求于人的李清平他們自先是抱拳回了一揖,然后方才客氣道:“韓樞密言重了,我等一路行來都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料。“辛苦”二字,實在談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