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
寬闊的長江江面上,卻是隨著一員金甲男子的一聲令下,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便不由傳遍了江面。
卻是在太平路與朱元璋遙遙對峙了數日后,隨著朱元璋帳下大將胡大海奇襲上饒,身在太平的陳友諒終也坐不住了。
故在六月二十日的這日清晨,在太平路休整了月余時間的“漢軍”,終在陳友諒這個皇帝的詔令下,盡數集結起來。
因而在此時,寬廣的江面上也是戰船密布。各營各部相加,云集與此的兵馬近有二十萬。
所以當陳友諒登上自己那艘長有三十余丈,寬有五丈,高有四層,足以承載上千兵馬的巨無霸戰船時,放眼望去,打著新換上的“漢軍”旗幟的兵馬,竟是一眼望不到頭。
也因此,當江面上那炎熱的夏風吹得旗幟呼呼作響時,立在甲板上的陳友諒便就生出了種難掩的壯志豪情。
“這些年來,我攻安慶,滅余闕;破江西,誅道童及火你赤。數載來,可謂是攻無不可,戰無不勝!此番東下,討伐江南蟊賊朱元璋,定也能一鼓而平!”
一番話說道倒是自信滿滿。
而聽得他這樣的一番話,艦上如鄒普勝、張必先等自也是高呼“萬歲!”
然后,便就在這聲聲拜呼下,這支無比龐大的艦隊終就順流東下,如離弦之箭一般向著百十里外的金陵城直撲而去。
……
“自今日起,此協議正式生效。山東方面每年可以以一兩銀子三石的價格從我浙東收購糧食,每年收購額不超五十萬石。
而我浙東,則也可以以三十兩銀子一桿的價格從山東購買鳥銃,其數額每年不超三千桿。”
與此同時,浙東城西驛館。卻是經好一段時間的扯皮商議,雙方意向終達成了初步統一。
浙東方面依舊愿將糧食賣往山東,而山東方面則也以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出售給浙東方面每年不超三千桿的鳥銃。
這是雙方經過長時間的商議后方才得出的結論。所以,當徐義代表張士誠而劉啟付代表毛正梁,一同在協議上簽下自己名字并按下手印后,雙方便都不禁松了口氣。
‘可算是擺平了這件事了!’
心中長嘆一聲,劉啟付簡直有種如釋重負之感。
以前在山東的時候,他雖身為山東的左司郎中,可平日里那做過這樣的事情啊。
為了給己方爭取最大的利益,談判桌上,他們為了一兩銀子就能吵得急頭白臉面紅耳赤。
在這個時候,什么所謂的君子之風、好義輕利全都是扯淡。雙方就是為了撈取利益來的,不談利益難道還能談理想。
也因此,真的也是經過無數次的博弈和妥協,雙方方才在此事上得出了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故在當天下午,劉啟付他們所帶來的第一批一千桿鳥銃,也就正是交接給了張士誠。然后,張士誠則就按協議,為了一千桿的鳥銃付出了九萬石糧食。
雙方的第一筆交易就這樣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