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響起三個倒吸涼氣之聲,三個大人都一臉震驚。
許掌柜的眼睛都快瞪出來了:這小子可真敢要價,開口就五十兩。還有簽合約,這又是什么名堂?
**山的心都要跳出來了,他也沒想到兒子敢開這樣大的口氣,五十兩,可是一般人家不吃不喝四五年的收入。
不過江家沒有一言堂的習慣,**山和柳氏都是好脾氣的父母,家里的事孩子們也可以談論的。
**山知道自己大兒不是莽撞的性子,也不明白今天怎么突然說要五十兩這樣不靠譜的話來。
此時,江景陽板著臉,誰也看不出他心里的想法。
在家里三個人一起染布時,就跟弟弟妹妹說起過這事,好像話頭還是小妹提起的:要是布莊想要染布方法怎么辦?
小弟第一個跳出來:不能說,他要以后自己染自己賣。
小妹的意思是:可以賣,她要吃糖要頭花,錢得多多的賣,要一百兩銀子。
還說是堂兄說過的,講價時就要漫天叫價,但真正賣多少自己得有數。
江景陽比他們大四歲,懂的也多些,被小妹的問話一提醒,他也仔細考慮過此事。
這些布是他親手染的,其中的花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差的就是那一層窗戶紙,只要時間一長,染坊的這些內行老手們也就琢磨出來了。
能馬上換成現銀當然好,可小妹不懂物價,一百兩銀子不是小數目,若是布莊想學,肯定也舍不得付這么多。
價格上他也估計過,人家布莊說不定只給幾兩銀子,可他得學著漫天叫價。
有幾天時間的琢磨,三個人還商量出簽合約。
也是防止別人學會就隨便壓價,要是以后都是三百文一匹,自己就可以直接在村里收布轉手賣出去。
本來這事需要一項一項的說,江景陽緊張,又沒經驗,口一張就全部說了。
他心里有主意,可旁邊還有三個成人可不這樣想。
許掌柜哈哈大笑起來,如同聽到什么特別滑稽搞笑的事情。
在萬寧鎮上,一頭牛才賣五兩銀子,一個壯勞力一月工價也不過一兩,這小子開口五十兩,他是魔怔了吧!
而且在許掌柜心里,這染法早就定下價,他計劃用十兩買下。
十兩,自己已經算厚道了。
生意人,當然能省就省,他剛剛說一匹布一兩,也是想對方要是一高興,說不定就套出話來,連十兩銀子都用不完。
還有什么簽合約買布,那就更不可能的。
一匹素葛布才一百文,染布自己給的三百文,其中的利潤太大。
自己有染坊,為什么要買染布,把大頭利潤讓給別人。
當然最好是一次性買下染法自己掙錢了。
可是,現在老江湖遇到小牛犢。
他想的是慢慢談,慢慢熬價,這些農戶人就暈頭轉向低價出售。
江景陽是毛頭小子不講規矩,開口五十兩,還不二價,震得他都反應不過來。
許掌柜笑完,才看向旁邊的**山:“江老弟,你還是給句準話,這五十兩銀子是不是要價太高了?我這個掌柜可做不了這筆買賣的主。”
都說年輕人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講價可不是這樣來的,還是這個當爹的好說話一些。
可憐的**山此時還楞楞的沒有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