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一下安靜下來,江青山性子也硬,即便是自家兒女在大伯家吃住,他也是要付銀子。
就看這個當伯母的收不收?
康氏看了看江景陽手中的背簍,還有那一小錠銀子,面無表情。
只對局促難安的江景祥道:“既然要給,景祥你就收下吧!早飯做了沒有?”
這是收下了!
她一發話,院里幾人頓時忙起來,到現在還沒有人做早飯,大家都忘了。
江景祥跟江景文沖進灶間,江景陽說了一句:今天早上已經開始動工了,就想離開,卻被江團拉住。
她低聲嘀咕幾句,江景陽雖然詫異,還是使勁點頭,旋即出門走了。
江團抿了抿唇,她在走時對江青山說過,沒有人放羊,就從麥地里割麥苗喂羊。
不是亂割,需要割出一條兩尺寬的通道,然后再把他播種過密,幾乎擠在一起的玉米苗移栽一部分到麥地空行中。
她在走前給江青山說過,可擔心他一忙就忘了,現在又對江景陽又說一次。
麥地里預留空行,再套種玉米是提高產量的種植方法。
雖然表面上看會減少麥子收成,但加上玉米,兩季糧食會總體會增加。
只是,對這些千百年都習慣一季一季輪種的農戶來說,肯定不會輕易接受。
尤其是現在麥苗即將抽穗,要想除去五分之一,她也不知道江青山能否舍得。
曾經在八十年代初期,在廣大農村推行新式農耕技術和雜交良種時,無數農技人員奔走在田間地頭,軟磨硬泡的讓農戶改變種植習慣。
所有村干部在大喇叭里說得口干舌燥,也花了好幾年才讓所有人接受。
之所以能推行成功,也是看在一年年倉柜在裝滿,否則光是說,誰敢餓肚子嘗試。
現在江團不認為自己一說,江青山就同意這看似胡鬧的舉動。
他是一家之主,要為一家人的生存負責,涉及糧食,會慎重考慮。
不過,江團有信心增加產量,一次不行,還有下次,她不會輕易放棄。
況且等新房修好,她也有施展手腳的場地了,只要有幾次成功例子在前,江青山自然會聽自己的安排。
老宅里的早飯是一鍋白粥,還有一些咸菜和頭天晚上的咸肉。
很快,眾人吃完飯,男子們各奔前程。
江景祥要趕快到鎮上開店,江景文要趕快吃飯進學堂,每個人都有事做。
老宅里就只剩康氏和江團,兩個陌生的社交障礙患者面面相對。
在這熟悉的環境中,以前趕人搬家的情景重新浮現在眼前,氣氛尷尬,彼此無言!
片刻后康氏低頭回房織布,江團遛噠著進了老宅的后院。
本來在剛到老宅時,江景文就要帶她去后院看他種的小花園,又被其他事給耽擱了。
現在江團無聊,正好可以好好欣賞。
老宅的后院足有一畝地,里面整齊種植著各種小菜。
最吸引江團的是,在靠墻的一角,種著幾株玫瑰,也就是江景文所說的小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