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現在沒人手放羊,用麥苗也方便。
江團見到地里已經割出一截麥苗,只是留的距離不夠寬。
本來說的是兩尺寬,江青山還是舍不得,只割出一尺半。
不過能做到已經不錯了,江團不苛求,只是以后雙行玉米苗就只能改單行。
很快,江景文從工地上被喊了回來,眼看天黑,他還有功課要完成。
回到村里老宅,康氏正在廚房里準備做飯,見兩人回來,就把手中的一塊臘肉放下,對江景文道:“你大伯已經問過幾次,說你跑哪里去了還不回來,是不是還有功課沒做?”
康氏本來就長得嚴肅,她這樣陰著臉問,江景文就嚇得直退:“是有功課沒完成。”
他剛剛在村外跟那些孩子玩得起勁,都忘了自己現在已經上學,不再是放羊的。
現在被伯母一問,簡直比在學堂打板子還可怕,嚇得他趕緊溜回書房用功。
“那就去找你大伯吧!我來做飯!”康氏轉過頭,蹙著眉頭看自己拿著的肉塊,她不喜歡廚房里這些油膩膩的東西。
更主要的是,她打心眼里就不想自己辛苦做飯,給躲在屋里偷懶那個男人吃。
其實,江家大房有十畝地,人口又少,收租交稅后的糧食每年都吃不完,康氏織布的錢基本上都是存下的,家景在秦家村也是數得上好。
可是,她依然瞧不起那個文不成,武不就,又自命清高、懦弱無能的男人。
江團已經取下帷帽放好過來,笑著挽起自己的衣袖,接過那塊臘肉道:“伯母,讓我來做吧!你要是坐一天累了,就在院里轉轉。”
康氏錘錘自己織布坐一天已經酸痛的腰,也不出門,而是坐到灶間:“那我給你燒火吧!”
她也想聽聽江青山修的房子是什么情況。
于是,江團一邊說外邊的事,一邊動手操持幾個人的晚飯。
江家大伯是不管家務,本來應當承擔做飯責任的江景文去補課業了,他以為是伯母在做飯。
而康氏只以為這兩個月來柳氏都有教嬌嬌做飯。
而且在她眼中,嬌嬌是一個正常的十二歲姑娘。
至于知道江團真實情況的江景陽和柳氏還在村外。
誰也沒有意識到,江團順理成章的接下灶間一應事務。
此時,江團把臘肉用熱水浸泡,等到皮肉松軟,再切成薄如蟬翼的肉片。
在燒熱的鍋底煎出油脂,灶間里瞬間添肉的焦香。
此時鍋里的紅薯飯已經攤好撥勻,江團就夾起煎過的肉片一層層鋪上。
大火一起,米飯邊緣跟鍋體接觸的地方發出吱吱的脆響,紅薯飯的甜香也愈發濃郁起來。
在這期間,負責燒火的康氏還去后院摘了菜來。
鍋里香氣一起,江團就把用水焯過,剛剛斷生的青菜,均勻擺放在每一片肉上,再用余火慢慢燜熟。
光是臘肉還不夠,江團從壇子里夾了一小碗泡菜,是一些春上時才放的茭頭,白白的吃著又酸又脆。
康氏不喜歡炒菜,平時就收了許多咸菜泡菜下飯。
拇指大的茭頭切成兩塊,淋上辣椒油,放一小勺砂糖,再吃,就是回甘酸辣,入口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