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陽答應一聲,就往陶器鋪子去,他也覺得小妹說的是,現在背缸回去,以后背藥材出來,還不如買騾車。
柳氏不過是一句安撫話,一頭騾子至少五兩銀子。
自家沒地需要牲口耕種,又不是天天都需要背重物,哪里需要白養在家。
見女兒一句話,景陽就去找人,她急得拉了這個扯哪個:“你們要作死啊!這可是幾兩銀子,家里有幾個錢也不能這樣揮霍,總要給景文留些銀子讀書。”
“娘,花銀子就是為掙錢,要是你跟爹以前不花銀子給我吃藥,我肯定早沒命了,哪里還有這些銀子。”
柳氏惱道:“傻孩子,你怎么能跟騾車比?只要你好,家里就是花再多銀子,那也是心甘情愿的”
江團挑挑眉:“對呀!只要爹娘哥哥們好,我也覺得花再多錢都是應該的。”
柳氏啞然。
江團知道柳氏只是舍不得銀子,她也不想在別人這里干等,對茶鋪老板娘道:“小嬸子,給我們上兩盅茶,再來一次碟瓜子。”
茶鋪老板娘早就聽到母女倆在說什么,忙端茶拿瓜子,笑著道:“大嫂子,看你閨女年紀不大,主意倒是挺正的。還是閨女說得對,有牲口就用牲口,別把家里人累壞了又心疼。”
被陌生人一說,柳氏再不好反對,只能惴惴不安的坐下喝茶,等江青山過來再商量。
江青山來是來了,騾車終究是沒有買成!
對買騾車,江青山也支持,可能是這幾個月的銀錢來往已經讓他麻木了。
花幾兩銀子跟幾十兩銀子比起來,根本不算啥。
他現在還有三十兩,嬌嬌那里還有五十兩,相比起以前一年掙七八兩,他現在就是什么都不做,也夠一家人吃喝幾年。
可是,好的騾子不能隨便能買到的,萬寧鎮只有一處不大的牲口市場,現在里面有幾頭騾子,還有牛,連馬匹都沒有。
負責買賣牲口的中人說,要想選好的騾子,得早上來等著挑。
人家買牲口的都只是來這里露個面,其他時間就趕回欄里養著。
江青山只能悻悻回來,他倒是不再急著背大缸,只等第二天來買了騾車再拉回去。
結果幾個人只帶了點心布料回家。
第二日,在江家幫忙修房的柳家兩個舅舅,歡天喜地帶著柳氏買的布料點心走了。
他們本來想等房子修好,陪著柳氏一起回娘家。
可看江家這天天忙著,收了藥就該收麥子,也沒時間脫身,他們只能先走。
家里只有鐵柱一個半大男孩子,其他的就是女人。
梨花灣在深山坳里,時有野物出沒,離家時間長了他們也擔心。
江青山天不見亮就去了騾馬市,還真讓他買到一頭品相極佳的大青騾,騾好價貴,添上嶄新結實的車架,共花去八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