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少鋒見張騫的氣色好了一些,便將剛剛見到索土璐的情況,向他講述了一遍。
“原來匈奴也從龜茲國輸入鐵器,這就難怪了……”
張騫斜靠著帳篷,恢復了幾日后,他的狀態在逐漸好轉,臉上也有了血色。
“匈奴騎兵勇猛異常,除了他們擁有性能優良的蒙古馬外,兵器也十分厲害,騎兵的彎刀鋒利無比,殺傷力極強!”
雷少鋒仔細聽著,原來匈奴軍隊使用了來自龜茲國的鐵器,才使得他們的兵器異常犀利。
“那漢朝的冶鐵之術如何,總不會輸于匈奴吧?”
雷少鋒不由充滿擔憂地問道。
張騫笑而不答,看來雷少還不了解中原及大漢的歷史。
中原的煉鐵技術從春秋戰國開始,鐵器和青銅器就已經普遍用于軍事、農業及日用品等諸多方面,這一文明比少數民族地區領先了至少一二百年。
生鐵冶鑄技術得以快速發展,很快又發明了利用柔化退火,制造可鍛鑄鐵,并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煉鋼術與淬火技術。
鐵器的應用,特別是鑄鐵農具的普遍推廣,成為這一時期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
但任何發明創造,都面臨著技術改造和革新,龜茲國之所以能生產出優質的鐵器,除了繼承了中原悠久的煉鐵鑄造技術之外,擁有原礦石這樣的稀缺資源,也讓別國羨慕不已。
羨慕是對于那些小國家而言,像匈奴這樣的強大國家便要想盡一切辦法,將其獨有的資源據為己有,為我所用。
軍臣單于一直派兵在龜茲國駐扎,名義上是為了加強該國的防御,免受西域其他國家的侵擾,實則先入為主,震懾著該國及整個西域,牢牢控制住龜茲國的鐵礦資源。
這是軍臣單于充滿智慧和膽魄的一面,張騫也不得不佩服匈奴人的精明和強悍……
“雷少,按說你對冶鐵應該不會感到陌生,雷父曾經就是一位出色的鐵匠啊!”
雷少的父親曾經是位鐵匠?張騫的一席話讓雷少鋒有些惶恐,他如何得知這個身體的原主,家里是何境況。
“張郎,都怪雷少年幼無知,愧對父母的養育之恩!”
雷少鋒只能如此搪塞一番,也不知張騫會不會再深究下去。
“唉,這也不怪你,雷父是個好人吶……”
張騫又想起了往事,對雷少的父親依然充滿著感激之情。
傍晚時分。
雷少鋒如約來到索土璐的帳篷。
剛踏進去,雷少鋒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只見索萬夫的穹廬內十分寬敞,里面燈火明亮,彌漫著濃郁的烤肉和美酒的氣息,早已有客人到來,雷少鋒顯然遲到了。
“哎呀,雷漢使快請入內!”
索土璐從人群中揚手喊道,雷少鋒這才慢慢向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