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迎來了盛夏最熱烈的色彩。
草原上的牧草開始瘋長,牛羊馬匹吃的膘肥體壯,就連四處亂竄的兔子和狐貍,也變得行動異常迅速敏捷。
還有高翔在藍天上的草原鷹,早已食用了兔子和鼠類飽滿的身體,可以瀟灑地展開雙翼,高旋在空中,傲然俯視著這片大地。
匈奴國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動,這是匈奴民族祭祀天地的傳統。
匈奴人信奉薩滿教,五月祭天地、祖先、鬼神,他們每年在規定的日子,舉行集體祭祀活動。
一年三次集會,分別在正月、五月及秋季舉行,大致上,正月的集會規模較小,參加的人是匈奴諸長。
而五月的大會最富宗教色彩,參加的人數最多,主要是為祭其先祖、天地及鬼神而設,秋季則是為豐收而感謝天神的集會。
集體祭祀的地點一般選擇在單于所在的地方舉行,除了祭天,同時也有商討國家大計、秋后感謝天神等任務。
匈奴人對其祖宗的墳墓非常重視,相信祖宗死后有神靈,其他人死后也有神靈,還可以降吉兇,所以人死后,依然需要享用金銀衣裘以及女人。
匈奴貴族階級無一例外地延續著這一傳統,現在,軍臣單于更是對祖先充滿了無上的敬意,號令全體匈奴人都要加入這場祭祀活動。
騎在馬背上游牧,這不是他的理想,軍臣始終堅信他得到了神靈的護佑,可以也必將完成匈奴人更輝煌的壯舉,結束世代游弋于草原和大漠的命運。
天庭內新搭建了一個碩大的祭壇,上面擺放著祭祀用品,四面修有木質臺階,供軍臣和貴族登頂祭拜。
方圓百里的各匈奴游牧部落,早已收到了大單于的指令,紛紛向天庭集結。
他們停止了一切放牧作業,趕著為本次祭祀特意準備的肥壯牛羊而來,這是一次祭拜祖宗和天地的儀式,同樣也將是一次匈奴人大聯歡的盛大活動。
一連幾天,匈奴國的心臟都在狂跳不止,草原上車馬喧囂、人頭攢動,讓這個熱烈的五月,更加狂躁和熾熱起來。
張騫感到空氣十分悶熱,帳篷里密不透風,而外面喧囂的場面更讓他無法適應,便獨自靜坐著。
堂邑父自從被安排去飼養戰馬,現在很少能見面了,雷少鋒似乎比較活躍,太子于單和索土璐時常會約他出去。
張騫的內心感到越來越孤獨,他和使團最后的成員,已經被困于此一年多了,三人的性命雖然得以保全,但這種毫無尊嚴的日子,每天都在折磨著他不安的靈魂。
他現在非但無法實現武帝托付的重任,就連為大漢進一份綿薄之力,也都無法實現,內心如何能夠安定下來?
一個人的意志很容易被時間消磨殆盡,可怕的時光將慢慢吞噬掉他的精力和體力,張騫發出了無聲的吶喊,向著南方的天空慨然長嘆.....
帳篷外傳來了振聾發聵的聲響,沉悶的鼓樂和金屬碰撞發出的聲音響徹天空,匈奴的祭祀儀式,正式拉開了序幕。
張騫和雷少鋒被“邀請”一同參加這個儀式,這讓身為漢使的張騫憤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