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單依然率性坦誠地說道,他真的充滿了友善。
“張郎大病初愈,需要靜心休養,雷少倒也無妨,可能是這段時間睡眠不好的緣故。”
雷少鋒對于單的造訪十分高興,他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和自己相似的年輕人,就像朋友一樣感到親切。
不管他和張騫遇到了何種境遇,都與眼前這位不諳世事的匈奴太子無關。
“小弟特意帶來了一幅自己胡亂涂抹的小畫,還請兄長指點一二。”
于單拿出了一張貌似羊皮的東西,一臉歡顏地展開讓雷少鋒過目。
一提到繪畫,雷少鋒的神情馬上專注起來,畫作是他和于單之間交往的親密載體,可以跨越時空和地域,沒有任何世俗和身份地位的羈絆。
原來是于單在羊皮卷上,用炭筆描繪的一幅牧羊圖,畫中的遠景是一群在草原上悠閑覓食的羊群,近景描繪著羊羔跪乳的場景。
雷少鋒眼睛一亮,于單的畫工倒在其次,這幅畫的選材和取景都十分不錯,布局合理、線條流暢,明暗色彩也處理的非常貼切。
“太子,羊羔跪乳立意深遠,你畫的非常好!”
能得到大師的贊賞和肯定,于單顯得十分高興。
“以后兄長就是我的師傅,還要給于單多傳授些繪畫技法。”
于單很誠懇地說道,能收這樣一位品學兼優的徒弟,雷少鋒感到非常欣慰,以前自己是有師弟的,但還從未當過老師。
給他當導師的人全是美院的副教授和教授,都是全國乃至國際上知名的美術大師,他們的造詣自然遠在自己之上。
但雷少鋒的基礎也不差,八年的專業訓練,加上自己對美術的極大天賦,讓他在美院眾多學子中脫穎而出,他的作品還參加過幾次國內外大型的美術展覽。
而現在卻在上千年前的古代,環境和條件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要想創作出一幅好的美術作品,除了擁有足夠的天賦,還要有很多的工具和材料,才能完成。
首先就是紙和顏料,當然還要有畫筆。
美術很大程度上要靠豐富的色彩,來展示畫作的主題和意境,缺少了色彩的表現力,便只剩下單一的黑與白的組合。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中國畫追求的是寫意,而并非處處都要反映出寫實的東西,這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體現,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和價值觀。
但是,不管哪種風格的畫作,總要有表現的載體才行,眼下最缺乏的便是紙張。
“于單,這里書寫和繪畫都要用羊皮卷嗎?”
雷少鋒拿著這張輕薄的羊皮,仔細端詳起來,按說紙張到了東漢時期,才會被廣泛使用,長安普遍在用竹簡書寫公文,能用于繪畫的材料十分稀缺。
倒是少數民族使用的羊皮,成為了最為實用的材料,牧民的這種發明創造,同樣充滿著智慧。
“聽說中原在竹簡和絲帛上寫字,草原上沒有竹子,更不會有絲綢,牧民們只好用牛羊皮來代替了。”
于單接過畫卷,和雷少鋒信步走出了帳篷,現在門口已經沒有了衛兵,匈奴人不再擔心
漢使會逃跑,這完全取決于太子與他們的親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