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漢使,你們是于闐的英雄,請接受全體百姓的感謝!”
巴哈手里捧著一個精美的木盒,將它雙手遞到張騫的面前。
“這是于闐的象征,也是巴依家族世代傳承下來的寶物,請收下吧!”
張騫聞言,頓時充滿了驚詫,究竟是何寶物竟然如此珍貴?
巴哈輕輕打開了木盒,一團如雪的白色物件閃現在眼前,原來是一只駱駝的玉石雕刻件!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白玉上,張騫和雷少鋒的眼睛不覺一亮,玉駱駝閃耀著晶瑩而柔和的光輝,似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將人的內心緊緊吸引過去了。
“這是用于闐特有的白玉雕刻而成的,百年以來再也沒有遇到這樣的玉石料了,玉駱駝成為了百姓的精神圖騰!”
阿瓦提補充道,如此具有精神力量和價值的信物,怎能輕易轉贈他人呢?
“多謝巴哈少爺和大管家,這件寶物是于闐的象征,也是廣大于闐百姓的精神寄托,漢使絕不能接受,請拿回去吧!”
張騫代表漢使鄭重地說道,巴哈和阿瓦提再怎么勸說,他都堅決地拒絕了。
雷少鋒自然也不會接受此物,不過他對白玉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親自去玉石礦山看看。
雷少鋒將此意向巴哈表明,對方非常愿意作向導,張騫也表示同意,便將出行的時間推遲了一天。
巴哈馬上安排去礦山的人馬,堂邑父要給雷少鋒做翻譯,一同跟著前往。
礦山離于闐城只有一二十里路,大家騎著駱駝出行,此番倒顯得悠哉樂哉。
一路上,巴哈不斷向雷少鋒介紹著于闐玉石的礦藏,以及白玉的特色,讓雷少鋒確實長了見識。
白玉“子料”外形呈鵝卵狀,一般塊度較小,體態光滑,質地緊密,顏色以白色為最佳,外皮是子料的重要外觀特征。
于闐白玉“山料”塊度大,有不規則棱角,質地也比子料粗,顏色以青白、灰白為多。
“戈壁料”大小不等,多為片狀,表面光滑,常帶有波紋面和大小不等的沙孔,質地細膩、緊密而堅硬。
“山流水”與“戈壁料”在外形和質地上有類似地方,但塊度稍大,顏色較白。
于闐玉的顏色同其他地區軟玉相比,色調較多,自成系列,其次,于闐有色如羊脂的白玉,極為名貴,而且于闐玉有皮色。
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皮色,但不如于闐玉皮色美麗,中國古代對玉的顏色非常重視,它不僅是質量的重要標志,而且有一定的意識形態內涵。
古人可能受五行說的影響,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東方為青、南方為赤、西方為白、北方為黑,中央為黃。
白玉指呈白色的軟玉,傳統珠寶界對于不同程度的白色軟玉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魚骨白、糙米白、雞骨白等。
其中以呈羊脂白色(狀如凝脂者)為最好,這是于闐玉所獨有的,羊脂白玉數量甚少,因此價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