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飯團是要在白米飯煮熟以后,再用手捏成團,放在太陽底下曬干,然后用兵糧袋裝起來。
而兵糧袋上還有一種繩子,這要是可以拿來吃的,它主要是把芋頭的莖“絲”在味噌湯里煮熟,然后曬干,做成繩子,這簡直就是“可以吃的繩子”!像粗繩一樣綁在腰上,餓了直接啃,放到熱水里還能做味噌湯。
后來土豆傳到了日本,這種繩子里便加入土豆,更加有營養一些了。
芋莖繩的別稱叫“隨喜”,據說,這個謎一般的名稱是出自有名的禪僧夢窗疏石的和歌。“白隨喜露置于芋葉上,欲哭無淚。”“隨喜”是大喜的意思。
而且足輕身上還會有一粒梅干,梅干的作用很大,可以起到防腐作用,也可以讓士兵解渴,往往梅干比起飯團更加珍貴。
到了戰國后期還會有辣椒,這不是拿來吃的,而是用來御寒的,將辣椒在裸露的皮膚涂抹,就可以御寒。
而且上杉憲義自從弄出了蕎麥面,足輕的食物單中也增加了蕎麥面一項,不過為了方便,直接做成了刀削面的形式,與武田家的軍糧差不多。
據說上杉家的士卒比武田家士卒更強,就是因為上杉謙信的日之丸便當比武田信玄的刀削面更能讓人吃飽。
相比較于足輕們的飯團,武士們吃的就比他們要好得多,至少武士們吃的都是便當或是咸魚壽司、海苔壽司。
每一個便當里都有梅干,或是附帶一碗味噌湯,甚至還有一二兩的小魚干。
本丸御館內,武家的女人們收起了平日的端莊,每個人都用繩子將寬大的衣袖綁起來,各家的仆人在廚房或是院子里架起鍋爐燒火煮飯。
而夫人小姐們則是將稍微冷了一些飯團雙手一抓,然后合在手心里揉捏擠壓,弄成一個飯團,隨后將其放入鹽水里浸泡。
一般上夫人們聚在一起聊家常,小姐們聚在一起說悄悄話。
阿巴也已經將寬大的袖子綁了起來,和大谷夫人一起做著飯團。
她在一旁聽著那些夫人的談話,基本就是問問這家有沒有兒子啊,長得怎么樣,現在在干什么。
要是有覺得中意的,就開始說自家的閨女如何如何,不僅會女紅,還會歌舞,甚至學了點才能,會管家之類的。
要是說的對眼了,還會指一指不遠處正在制作飯團的女兒。
相比較于夫人們之間的拉紅線,小姐們之間的就是說一些趣話了,當然談一談胭脂水粉,衣服之類的,跟打扮有關。
在他們制作飯團的時候,也有小孩子闖入院子嬉笑玩鬧,這會影響她們做事,不過很快就會有侍女帶著孩子們離開。
大谷夫人看著遠去的孩子,在阿巴身前說道:“由緒夫人喜歡小孩嗎?”
阿巴點頭笑道:“當然喜歡啦,前段時間父親寫信,希望可以我帶著他的外孫回去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