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以往在倫敦見到的英國人生活態度并不適用于這種地方。這里有能和古人通話的懸崖,這里有童話里跑出來的紫色森林,這里還有一位八十歲的‘姑娘’。
我很幸運能在特魯羅這個城市閑逛的時候闖入這個古希臘博物館,交到了這樣一位跨越年齡的朋友。
這面墻是我在特魯羅見到過最有創造力的地方,上面一共有15個語言,上面的中文是尤里剛畫上去的,語言不同,顏色不同,通過我的建議,我們的華夏文字是大紅色。
你們是不是以為我打錯字了?
并沒有。
尤里完全不懂漢語,是由我提供草稿,由她親自‘畫’到這面墻上去的。
特魯羅,有著高大的哥特式復興大教堂,充滿傳統特色康沃爾產品的特魯羅農貿市場,綠樹成蔭的維多利亞花園,但這一切給我的震撼都不如這一面墻,在這里,在這一刻,這面墻比彩虹還要絢爛。
旅行是把自己刷新成一張白紙,重新在外界填滿顏色的過程。
此時,我的畫紙以布滿色彩。
………………
開車離開特魯羅,前往韓琦在心里無限拔高的一個地方。
圣艾夫斯。
下午出發,路上遇到一個需要幫助的女孩子,韓琦送她到了離圣艾夫斯不遠的威特康納,在深夜開車來到了目的地。
圣艾夫斯之行是從一個巨大的農莊開始的。
進入城市之前的最后一段路,韓琦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農莊,道路的右邊是廣袤的平原,但只有為數稀少的幾匹馬在這片草原上奔跑嬉鬧。左邊是聯排的十幾個房子,房頂不知道為什么有很多紅色的草,稀疏的綠草如斑點一樣不規則的散落。
每一棟房子都是這樣,而且還都有一個窗戶。
溫室?
韓琦心里閃過這個單詞。
一路往前,路還是那條路,右邊的草原還是那片草原,但左邊的房子卻變了,慢慢的變成了民居。事實上這些房子在造型并不比我們國家的農村自建房優美,但好在樣式各異,并不統一。
而且我們國家自己的宅基地都是分開的,除非是同一個家庭,不然很難出現這種房子在路邊連成一片的情況。
越往里開,里面的房子越加精美。
由于時間的原因,路上已經沒有行人了,但韓琦看到一個人穿著全套裝備,騎著自行車,呼呲呼呲的喘著氣,開在韓琦前面。
兄弟擋著路了啊。
這條路比較窄,剛好適合兩個車子對向駛過,然而這個自行車大搖大擺的開在路的中間。
忽然這輛車大幅度的晃了一下。
韓琦看到后立刻剎車,從車窗望出去說到:“你需要幫助嗎?”
“NO。”
或許覺得有點丟人,他加快蹬自行車的速度穿過拐角,消失在道路鏡頭。
韓琦在他身上看到了張書豪的影子。
不是人長得像,而是騎車的樣子很像,那種不會騎車,但非要上路的樣子。
韓琦回憶了一下,上車繼續朝著前面開。
路越來越寬闊,也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十字路,路邊停滿了車,繼續往前,他看到了一個現在還亮著燈的旅館,在旅館的門口還看到了倒在地上的自行車。
上面那么多東西,沒上鎖?
這邊的治安也太好了吧?
他找了一個地方停車,進去后看到那個騎自行車的人拿著房卡一瘸一拐的上樓。
要不要提醒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