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劫回到自己廂房后,倒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參悟起《上清大洞真經》。
剛才要不是造化青蓮子示警將我點醒,不然我已經迷失其中,失了神志。道法玄妙非凡,初聞道很容易就會迷失其中。若道心不定,千萬不能冒進,免得失了心神......趙劫暗暗告誡自己。
吃一塹,長一智。
趙劫不是急功近利的性格,自然也不會因為一本《上清大洞真經》而忘乎所以,要不然他不是早就因為造化青蓮子的存在而忘了自己是誰了。
寶物雖好,但也要慎用、可用。
“呼!”將心神調整到了極佳的狀態,也就是古井不波、毫無情緒波動的狀態后,趙劫這才拿起了《上清大洞真經》認真地翻閱了起來。
《上清大洞真經》作為道門正統道經,自是包羅萬象,闡述了天地至理,玄奧非常。不過真經并不是一來就晦澀難懂,其入門篇也就是剛才華真道長所講的道法還是很好理解,借天地靈氣溫養自身,修出一口上清氣。
修煉出上清真氣后,這《上清大洞真經》也算是入門了。
但是煉氣容易,要想修煉出純正的上清真氣可不易,不然源清觀也不會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趙劫他們這一代都快要斷傳承了。
上清道作為道門三大道統之一,即便已經從道門銷聲匿跡,但是其根源是毋庸置疑的,絕對的純正,自然在修行上也就更加的苛刻,再加上沒有名師指導,想要修煉有成就又難了幾分。
不過,冥冥自有定數。
嗡!嗡!
當趙劫的心神再次沉浸于《上清大洞眞經》所闡述的道法玄妙中時,懸于趙劫識海深處的造化青蓮子再次有了反應,青光不斷的閃爍著,但是這一次造化青蓮子并未打斷趙劫的修行,而是響起了一股微不可聽的道音,道音隨著閃爍的青光在趙劫的識海中回蕩著。
嗡!
瞬間,趙劫宛如被醍醐灌頂,玄之又玄的感覺浮上心頭,剎那間就感覺自己早已經對《上清大洞眞經》入門之法爛熟于心,四周環境一下子就映照在了他的心頭,稀薄的天地靈氣隨之映入他的眼簾,不斷朝著他涌來。
原來這就是氣感......趙劫心頭閃過一絲念頭,隨即就又沉浸在天地的玄妙中,嘗試著運轉《上清大洞真經》的引氣法門主動吸引靈氣入體。
趙劫就是什么都不做四周的靈氣也會朝著他涌來,現在好了,他自己主動吸引,更是事半功倍,片刻間靈氣就涌入到了他的身體中,他只感到清涼之感襲來,四肢百骸為之一陣舒泰,他差點就不由自主的呻.吟了一聲。
好在,趙劫并沒有因此而失了心境,片刻間他就壓下了心頭的悸動,引導入體的稀薄靈氣在四肢百骸的經脈中游走,由此來完成初步的煉化,將靈氣轉化為屬于自己的真氣。
煉氣境,其實與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可能唯一的區別就在于:修士煉氣是為了開辟靈臺識海繼而筑基,武林高手煉氣是于丹田中修成真氣壯大自身。
修士一旦筑基后,體內的真氣也將化為法力,修煉法力的方式也將與煉氣時有很大的區別,到時候只需將天地靈氣納入識海中就可以形成新的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