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探險家同時也是“淘金者”,是那種常年星際間探索晶體礦脈的星際鏢客。在那些早已被聯合體企業控制的核心世界,哪怕是未被開采的資源也都已被收作他們的私有產業。岮
而在無盡的星空之上,所有的資源都是無主之物,只要向外探索的足夠遠,機遇總能找上門來。
當然,你也得保得住這些寶藏,最明智的做法則是大賺一筆后就趕快出手。
而在得到可觀的信用幣以后,這位探險家轉而將這顆星球獻給了偉大的奧古斯都大帝,返回闊別十三年的家鄉與妻子兒女團聚。
殖民者在喀戎3號南方次大陸的登陸點位于一塊入海口三角洲附近,這里氣候適宜,水源豐富,并且遠離主大陸板塊那些危險的本土野生動物群落。
這是一個秋天,在喀戎殖民地最大的聚居地韋斯特城外茂密的森林中,金色的落葉鋪滿地面,林木卻閃爍著多彩斑斕的光澤。
一條白色的公路筆直地穿過這片森林,上面也鋪滿著金色落葉,好像是厚厚的毯子。這里的天空很藍,綿軟的白云一簇簇地堆積著,一陣風吹過,天空便又下去了金色的雨。
在森林周邊靠近水域的地區生活著許多華麗的小型鳥類,隨時隨地都能撿到很多的蛋,要是想要釣魚,只是下河邊坐上一下午就能收獲一個人一個月都吃不完的喀戎鱒魚。岮
喀戎3號的人們很幸運,他們趕上了泰倫帝國開拓西格瑪星區新殖民地的時代,而且這顆星球真如帝國移民局宣傳所言,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西格瑪星區中已經探明的宜居星球就有接近兩千個,不過其中可開發程度較高的卻很少,有的要么就是距離本土太遠,要么就是存在著難以理解難以解決的可怕自然災害。
而像喀戎3號這樣美麗的土地,就是在西格瑪星區中也很難找出第二個。
如今,喀戎3號殖民地已經能夠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不再需要從科普盧星區內部的本土運送補給。
在兩年的時間內,陸陸續續抵達喀戎3號的兩萬多名殖民者就利用手頭的材料靠著汲水設施建起了一座城市。作為第一批開荒者,人們開墾新的土地建立起便捷的自動灌溉設施,從奧古斯都皇帝許諾的土地中收獲糧食。
漸漸地,圍繞著第一座定居點,殖民者們又不斷地向外擴張,在新農地和新礦區的周圍建起小鎮和村落。隨著殖民地的發展,小規模的商店、餐廳、醫院也拔地而起,在銀河系這另一端,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人類小型社會無需刻意引導便自然成形。
當人們不必再為生存發愁時,殖民地的人口也開始大規模的增長,今年的第一個月,喀戎3號就有約八百名新生兒出生。岮
這些新生兒對父母的故土一無所知,對他們而言,這里就是家園。唯一不變的,是飄揚于每一座殖民地上空的泰倫帝國旗幟。
在西格瑪星區的帝國殖民地中,每一任殖民地總督都還是從克哈奧古斯特格勒派遣的官員,他們的孩子也將在任期內在這片土地上長大,這是屬于這個大擴張時代的獨有記憶。
它幾乎是完美——除了靠近塔達林星靈的領地。
而今天,殖民地的空氣中彌漫著不安的氣氛,因為其中出現了不少身著制服的帝國軍人。盡管龐大的帝國艦隊依然還停泊在星球軌道上,捕風捉影的殖民者也很快就意識到,戰爭正在臨近。
好在這只是虛驚一場。這些到喀戎3號來的帝國軍人并非大戰后不得不撤離至后方的傷兵,他們身著雙排扣禮服,戴著三角帽和帶穗簡章,只是來此接受皇帝授勛的。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