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開枝散葉
竟然答應收王一行做記名弟子,酒醒以后,高于安根本不記得自己曾經說過的話,直到項劍南幸災樂禍在一旁多次證明,才斬釘截鐵的解釋自己是因為當時喝糊涂了。
他要逐王一行出師門,理由是不能拉一名良家子弟往火坑里跳。
“頭都磕了,師傅您老人家還能反悔?”
說話的時間項劍南剛做好晚飯,覺得老道士做事不能出爾反爾,項劍南爭辯時差點沒把手里的姜茶倒掉。
高于安剛扶著門框走出來不久,他就把這個好消息鄭重提醒了一遍,眼看著師傅猶如遭到晴天霹靂,心里其實在跟著樂。
不介意多一個師弟,平安觀雖然小了點,但是怎么也能多裝下一名道士。
記名弟子,相對于自己,王一行還是自由的。
主要的矛盾點是在老道士想要反悔的理由,不能拉良家子弟往火坑里跳,這意思是在說自己不是什么好人?
平安鎮上的老少爺們都知道,他項劍南可是有名的奉公守法,師傅的話自己不能認同,老人家不在乎名聲,不代表下面的年輕人會跟著無所謂。
至于平安觀是不是火坑一事,今后還有待商議,雖然在自己心里,覺得老道士說的是實話。
情急之下吐露真言,對他們道觀有著很清晰的認識。
“為師都沒看見,自然不能算數。”
伸著右手只等項劍南把姜茶遞過來,見徒兒對自己的想法持反對意見,高于安坐在石凳上有氣無力:
“為師知道那王一行心中想著什么,他只不過是饞老道身上的這點東西。”
“此子與大道無緣,若是不除去名分,反而害了他。”
我也饞啊,沒得手不是。
將姜茶遞過看老道士大口飲下,見他的面色稍微恢復紅潤,項劍南跟著在一旁坐下。
今天的晚飯是他準備的,主要成分是中午的剩菜。
李四大約在一個半時辰前從后院走了出來,臨走前,還掏心窩子跟自己說了幾句:
“沒想到我們伏魔司的信鴿那么有嚼勁。”
“老道長的酒量跟我也差不多嗎,不用送了,記得代我向你家師傅說一聲,今天的酒不錯。”
出觀后身影很快消失,只留給他一種很直接的感覺,今日一別,伏魔司里的信鴿,恐怕在李四回去以后要遭殃。
“這個理由不妥,那王一行當時興奮的,把頭都給磕破了。”
想起王一行跪在地上興奮拜師的場景,項劍南拿著筷子扭頭對高于安說道。
他不知道王一行與大道有沒有緣分,只是認為老道士不該那么殘忍。
不管當時是否清醒,一口答應收王一行做記名弟子的人可做不了假。
這才剛認下沒幾個時辰就反悔,多傷一位良家子弟的心,老道士這么做,等于是在承認自己沒信譽。
對他來說可能沒所謂,但是怎么著也應該往長遠想。
收徒儀式都舉行過了,想要撇開哪有那么容易。
“你當時怎么不攔著點師傅?”
聽項劍南說王一行的頭都磕破了,此時哪有心情動筷,高于安抱怨道:
“要收徒為師早就松口了,何至于等到今天。”
“徒兒你應該把為師叫醒的。”
“叫了,你聽不到...”
此刻因老道士臉上的懊惱心中舒服的不行,不知道他為何如此抗拒,項劍南無奈道。
自己之前確實提醒過師傅三思,哪知道老道士根本不給他項劍南面子。
本來是帶著王一行去找推脫之法的,誰知道一進入后院,就見師傅他老人家還在石凳上坐著發呆。
在王一行又一次主動說出自己的來意后,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了下來。
之后不顧正式弟子的勸阻,身子歪斜,舉行了收徒儀式。
“看你態度真切,我高于安今日就收下你王一行。”
“暫做為記名弟子,還不快給為師磕頭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