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突然特寫的一瓶可樂,以及鏡頭里大樓外的海報,都可能是廣告商的廣告,根據時長和效果,有著不同的價錢。
“有的電影,喪心病狂到電影就是大廣告,整部電影就是廣告串起來的,這樣賺是賺了,但是作為電影本身,也自然成了爛片一部。”
蘇星是看不起那種電影的,電影雖商業,也是藝術的一種,巧妙的將廣告放入其中,不讓觀影體驗受到影響,才是他所追求的。
這也是蘇星簽合同有著相關條款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那種情況,劇情正在關鍵時刻,主角突然開始推銷某種商品,那感覺未免太尬了。
蘇星隨手一揮,光幕出現了《127小時》廣告商的商品列表。
商品列表可以說是琳瑯滿目了,包含車、服裝、飲料、戶外探險裝備、自行車、攝像機等。
電影講的是喜歡探險的主角有一身裝備,同時被困在了峽谷之中,這就讓物品的展示時間足夠多,放在電影里面也顯得天衣無縫,一點不奇怪。
……
嗖嗖。
蘇星感受到現實里,黑洞鉆進被窩。
貓貓打呼嚕的發動機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揉了揉黑洞,他在睡著的時候也是可以動的,只是動作不能太大。
蘇星揉著揉著臉上浮起了微笑,這笑容源自黑洞的陪伴,也因為這電影廣告,解決了蘇星的資金問題。
五十萬的第一桶金看起來多,在交完稅,且用了一些后,就只剩下三十余萬了。
若是生活可以用很久,但用來投資電影,比如他打算自己投資拍攝的《活埋》,那就顯得有著捉襟見肘了,不一定夠。
蘇星當然不愿意聯合投資,畢竟這部電影的資金成本需求真的不高,全場只有一個人,場景也只有一個棺材,用來以小博大再合適不過了。
他琢磨著,與其找人一起投資,不如想想辦法再賺點錢。
就在蘇星在思索的時候,在這拍攝現場,他卻是已經得到了解決辦法了,那就是尋找廣告贊助。
比如手機、打火機、手電筒、手表啥的,把主角全身上下的東西都的給安排了,不說有多少,這拍攝資金是妥妥的足夠了。
蘇星開著椅子,在這拍攝場地轉著圈圈。
他無比的冷靜,知道這一切的基礎,都得等《127小時》上映才行,畢竟他不是邢氏影視公司這種老牌廠商。
好票房和好口碑,這種無法作假的成績,才能夠讓廣告贊助商們愿意提前砸錢到他這個新人身上。
半個小時到了,重新開工了。
蘇星收回心思,繼續專注于拍攝之中。
在他的幫助下,整個劇組飛速的運轉著。
蘇星在他們嘴里,也從一開始直呼其名,或者星仔,默默的變成了星哥。
無他,只因蘇星是他們見過最強的新人,而且態度謙遜,一點沒有一般天才的架子,讓人十分舒服。
許多共事的人,都紛紛加上了聯系方式,用嚴肅而不是下次一起吃飯的敷衍態度,表示希望下次繼續合作。
蘇星知道他們誤會了,自己哪來的天分,那是原作帶來的“外掛”而已。
不過這些事情他也不可能對外說,只是默默的通過申請,就當提前籌備下部電影的拍攝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