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賣了劇本,他也沒有啥花錢的地方,生理安全需求自然得到了滿足。
社交和尊重需求也通過拍攝電影,與他人的溝通得到了滿足,唯一遺漏的是最后一項,自我實現需求。
對不同的人,這個需求有所不同。
有的人追求體能的極限,一身的肌肉。
有的人追求改變世界,發明更好的東西,比如喬布斯。
在蘇星身上,就是白日夢。
白日夢指的創作,創作本不存在的東西。
蘇星喜歡虛擬的故事,那些文字與畫面,被從虛空創造出來。
他們脫胎于現實卻超越現實,讓人能夠仰望星空,反觀內心,而不是被生活的無常所擊敗。
拍電影,也屬于白日夢的一種。
可惜,這白日夢不是他的,而是老家的。
蘇星清楚的知道,自己只是借用了地球,大師們的才氣和靈感,這些不是他創作出來的。
因此,蘇星雖然能夠從拍攝中獲得快樂,卻并不多,更多的是財務支撐,和滿足分享的心理。
白日夢有很多種。
有短有長,有歌曲有故事有畫畫有建筑。
蘇星此刻雖尚未找到屬于自己的白日夢,但清楚它一定是文學性的,就如同他前世寫的小說一樣。
喵喵。
黑洞此刻落在蘇星身上。
蘇星為黑洞按摩著,沒再繼續糾結。
既然大方向確認了,要做的事情很簡單。
蘇星只要不斷學習嘗試即可,水平到了,自然能夠創作出他滿意的東西,并且從中獲得快樂。
蘇星心道。
“其實說到底,還是拍電影。”
“不過究竟是什么類型,和什么故事。”
“不需要有商業價值,不需要他人認可。”
“只要我喜歡,我對創作出來的東西滿意,那就足夠了,慢慢嘗試吧。”
叮咚。
這時,兜里的手機振動了下。
蘇星摸出來一看,是嗶站視頻過審了。
視頻是他的嗶站賬號黑星發布的預告片。
蘇星對白日夢的思索,不是今天才有的,早有了相應的計劃,那就是直接開始,從簡單的開始拍起。
蘇星在有了黑洞后,就開了個嗶站賬號,名字是蘇星和黑洞的結合,也是他所有平臺的網名,好聽又好記。
剛剛發布的視頻,已經有許多人評論了,其中有個ID叫小克子,發的評論是:黑星NB,祝愿大賣,另默默催更。
“這家伙,就知道催更,一天天的……”
蘇星搖搖頭,真當他生產隊家的驢了嗎,這不得休息不得尋找靈感不得剪輯嘛。
他追求的是自由自在,不是最后整的比上班還累,心里默默吐槽,但發出來的評論卻是。
謝謝支持。
這可是自己的粉絲,不能瞎懟。
蘇星就這么刷著手機,看著粉絲的評論。
在太陽終于下山之后,蘇星吃過了晚飯,給錢多多打包了飯菜,帶上了釣魚的裝備,出發前往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