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想的全都是做任務賺錢升級的東西,而你的行為體現在外,就是無比混亂的,可能上一秒救了的人,下一秒就被你砍了只為了掉裝備。
可以說,每個角色都是大惡人。
如果這樣拍的話,會有點影響代入。
因此,經過討論,決定引入場外因素。
從一開始就設定這就是一場游戲,只不過套了層皮。
讓桌游變為了三維的超能都市,而十三位玩家則變成了高緯度的靈魂,如此一來,劇情也變得通順了許多。
這十三個靈魂沒有善惡,全憑自己喜好,就如同超能版本的GTA5聯機版本,NPC們屬于殃及池魚,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十三位玩家為了勝利,有時候彼此對立,有時候又為了對抗強大的對手臨時聯合,不同變化的陣營讓劇情無法預測。
外加上,動畫也并非是完全照著桌游來,而是添加了許多細節,修改了許多情節。
一切,只為了讓動畫更好看,對于桌游的玩家來說,也有充足的新鮮感,而不只是看個畫面。
同時,在總體的架構上,《超能都市》采用了蘇星前世看過的時間循環系列的電影。
也就是并不是直接用一次玩桌游的體驗,拍完了全部十二集,而是將多次玩同款桌游的故事,給融入到了一起。
比如第一集,就是大家第一次玩的時候,因為都不懂,外加上運氣不太好,大家死的賊快,最終居然全員陣亡,愣是沒有勝利者。
就在大家紛紛在發彈幕完結撒花的時候,動畫的結尾超能都市又被復原了,回到了最初的時間。
死去的NPC們也紛紛復活,就如同某游戲里面永恒不滅的召喚師峽谷一樣。
唯一記得一切的只有那十三個高維靈魂,他們再次進入都市,不過這一次的故事,就又是新的了。
他們選擇的種族,也會發生變化,而他們做出的選擇,和抽到的劇情卡,也都在概率下發生了變化。
因此,雖然故事一直基于這座超能都市,卻是一點不會膩,就如同斗地主打麻將,簡簡單單卻有無限的樂趣。
對觀眾們來說,也有足夠的代入感,他們在每次重新開局的時候,都可以代入一個玩家角色。
如同去看球賽,選擇其中一個球隊支持,為他進球而歡呼為他輸球而傷心,再搭配上滿載的彈幕,氛圍賊好。
……
“黑星牛啤!”
“拍電影都沒花這么多錢,良心!”
“一集四十分鐘,看起來也未免太爽了。”
“第一集簡直是笑死我了,作為一只僵尸,居然被人類給在路邊搶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