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伙駕照沒有,車子卻不少,可偏偏不想請司機。
“滴滴是什么?”楊若海疑惑的問道。
“噢!”張承愣住了。
這世界哪兒有什么滴滴打車啊!
“我這不是看你打車不方便么,所以琢磨著要不弄一個打車軟件,嗯,名字就叫滴滴出行。”張承隨即簡單的以介紹,說道,“你說我對你是不是很好?”
“好個屁!”楊若海撇嘴說道,“這還只是琢磨著,還沒弄出來呢,你叫我去哪兒叫?”
張承:......
這話怎么圓?
“你真準備投資弄一個什么滴滴出行?”楊若海說道,“我感覺這個情景不錯。”
“沒空!”張承很干脆的說道。
“我有啊!”楊若海說道,“約個時間,談談如何?”
“好!”張承說道。
這個世界可不僅僅只是滴滴出行沒有?
張承并不是很懂,可有時候出個創意就夠了。
他出創意,楊若海出人,然后兩人一起投資,似乎并非沒有作為。
張承卡上那么多錢,留著吃利息實在太浪費了。
或許是楊若海苦滴滴久已,所以有些迫不及待的弄出來,晚上就找上了張承。
張承也沒矯情,把自己琢磨出的一些東西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當然,拿不是他自己琢磨出的,而是參考了前世的滴滴出行。
如此以來,無疑會比前世的滴滴出行少走許多彎路。
“你琢磨得還真夠成熟的啊!”
待張承滔滔不絕的說完,楊若海有些感嘆的說道。
張承這是考慮到方方面面啊!
上到乘客安全,下到出租車司機抗議等問題都考慮到了。
這絕對是一個極為成熟的方案。
“你準備投多少?”楊若海說道。
“我又不懂!”張承搖頭。
“你不懂?”楊若海說道,“你還能不能愉快的談話了?”
不懂的話,怎么可能有如此成熟的方案?
這家伙肯定考慮好久了。
“我真不懂。”張承說道,“開發這么一個APP,技術難度如何,就算研究出來,運行需要投入多少,推行又許多投入多少......這些,我懂個屁啊!我就一個學外語出身的歌手。”
“這樣,咱們親兄弟明算賬。”楊若海說道,“你我一人先投資個一千萬試試水,你出創意,我出人,咱們五五分如何?”
“你六我四吧!”張承搖頭,說道。
他不認為自己的創意值那么多錢。
若是沒有楊若海的“人”,一切都是虛的。
他也不想以此試探自己跟楊若海的關系經得起多少錢的考量。
友誼的小船有時候就是在試探中翻的。
“你這次怎么這么客氣了?”楊若海笑道。
“你不是說明算賬么?”張承說道。
“這賬你算得明白么?”楊若海說道。
“那要不我六,你四?”張承翻了個白眼,說道。
這話是玩笑。
“別啊!我就那么一說。”楊若海笑道,“若是前景不錯,后期還需要投資,咱們就按六四來。”
楊若海自然聽得出張承話語的意思,也就沒有客氣的必要。
“好!”張承說道。
前景好,后期投資不管多少,一旦融資,應該都能撈回來。
“其實我還有不少想法......算了,先看看滴滴出行如何再說吧!”張承說道。
楊若海笑著點了點頭。
此時的他滿腦子都是滴滴出行,的確不適合聽張承其他想法。
反正在那兒,跑不了,等著滴滴出行有了頭緒再說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