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的回應還在繼續發酵。
丁曉會湊五千萬跟張承上擂臺么?
在許多人看來,只要他不是傻子,那么他就會應下張承的條件。
這是一場完全有利于丁曉的比武。
丁曉打過綜合格斗,經驗豐富。而張承呢?他只是一個歌手而已。
在勝算上來看,丁曉無疑更大。
何況,張承名氣比丁曉更大。一旦無比,丁曉就可以借助張承的名氣,擴大知名度。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張承出一個億,而他只需湊五千萬。好吧,那個“湊”字在不少人看來,還是極具侮辱性的。
張承如此,有人認為是彰顯了他的自信,有人則認為那不過是虛張聲勢。
他篤定丁曉湊不出五千萬。
另外還有極少數人如楊若兮兄妹那般,直接看出了張承的目的。
他壓根兒就是在誘惑丁曉湊集五千萬,然后殺雞儆猴,以絕后患,讓那些跟丁曉打著同樣目的的人望而卻步。
張承那番回復,其實已經將丁曉逼入墻腳了。
他挑戰在前,張承提出條件,有理有據,還做出讓步。若他拒絕,那么“借張承名氣獲利”的鍋就直接扣他頭上了。
雖然,他的確有借張承名氣獲利的打算,可這事兒若是坐實了,他多半得偷雞不成蝕把米。
一遍是巨大的誘惑,一遍是“名聲盡毀”,如何選擇,其實不難抉擇。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吃瓜群眾自身希望他們倆能打起來。
果然,如許多人猜測的那般,丁曉很快給出了回應。
“湊錢之中!”
他的回應只有四個字,卻也道明了一切。
兩人這真是要比武了啊!
“真不準備讓我給你分擔一下壓力?”楊若海看向張承說道。
“滾蛋。”張承說道,“我好不容易有機會發一筆小財,你竟然想分杯羹,你的良心不會痛么?你擼羊毛擼到我身上了啊!”
“錯,我不是想分杯羹,我是想分一半。”楊若海說道。
“你的心都是黑的。”張承撇嘴說道。
“你那一億我出六千萬,贏了分我一半如何?”楊若海說道。
“你出一億都不行。”張承說道。
“看來你真有自信啊!”楊若海笑了笑,說道。
“廢話!”張承說道。
“行吧!”楊若海說道,“丁曉若是湊集五千萬,你只管上擂臺,其他的事兒,你就別管了。”
“好!”張承點了點頭。
這比武,全民關注,不可能說打就打。
時間、地點、裁判、公證人,以及允許哪些人或媒體入場等,都需要雙方協商。
丁曉湊集五千萬難么?
還真不難。
畢竟,大多數人都看好丁曉。
湊一份“出場費”,或許就能收獲兩份。
這般投資回報,且風險還小,自然吸引了無數人。
壓根兒不需要丁曉主動去找,有的是人主動上門。只是雙方比例上面,一時半會兒談不攏。
錢,很快湊集。
雙方隨即開始對于比武進行一些磋商。
張承沒有管,這事兒由姜朵和楊若海出面。
“對方想往大的搞。”楊若海說道,“你的意見呢?”
“他們想賣門票。”姜朵開口說道。
這場比賽,吸引力并非在丁曉身上,而是在張承。
賣門票,賣的是張承的人氣,是張承這個人氣歌手跟人打擂的噱頭。
“你們的意見呢?”張承說道。
這場比武,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說人盡皆知也不為過,若是對外公開,恐怕愿意掏錢看這場比武的人大有人在。
僅僅是門票收入,恐怕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