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一首《蜀繡》開場,無疑是成功的。
只是第一首歌曲就與巴蜀有關,那么最后一首呢?
之前三場演唱會,張承都是把相應的歌曲放到最后。
難道他這次要以搖滾結束?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最初的計劃演唱會最后一首歌是唱《蜀繡》的,幾天前朋友請我在他開的小酒館喝酒,有些靈感,隨后就寫了一首歌。蓉城,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一首民謠《成.都》送給大家。”
“民謠?”
現場不少歌迷聽聞張承這話,有些驚訝。
張承之前不少歌曲,還真沒民謠這個風格的歌曲。
不過,以城市為名,還是讓他們十分期待的。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讓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溫柔,余路還要走多久你攥著我的手......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這首歌旋律舒緩,歌詞刻畫了許多有關蓉城的細節,歌曲中出現的“玉林路”等熟悉的地名,還有不少歌詞,引起了蓉城人的共鳴,也勾起了網友對蓉城的回憶及憧憬。
一些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小事,都變成故事,沒有花哨的技巧和華麗的辭藻,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在不經意間擊中聆聽者的心房。
聽眾在歌詞里,第一眼看到的,似乎是一段朦朧又美好的感情。有男孩皺巴巴的衣袖,有路燈下一對璧人的挽手,也有女孩兒被親吻的額頭。
可再細細的品味,卻能發現,除了愛情,歌曲里更多的是對蓉城這座城市的記錄和留戀,小城里的陰雨并沒有沖淡張承的記憶,卻激發了他的靈感。
張承蓉城演唱會無疑是成功的。
演唱會結束,關于這場演唱會的一些細節在網絡上流傳開來。
新歌《蜀繡》,以及《成.都》登錄各大音樂網站,大受追捧。
不過,讓許多人意外的是這場演唱會之后,火的不僅僅只有張承的這兩首歌,還有他說的那句:蓉城,一座來了都不想走的城市。
當然,除了這句話火了之后,吳晗和朋友開的那家小酒館也火了。
第二天,晚上黃金檔,《不一樣的生活》迎來了收官。
張承、云超、吳凡三人擔任這期飛行嘉賓,還是極具吸引力的。
三個嘉賓的人氣都極高。
一些不少粉絲看了節目才猛然反應過來。
原來張承那天是跟云超和吳晗兩人去喝酒,然后有了靈感,創作了那首《成.都》。
那么那小酒館多半就是吳晗開的了。
節目之中,吳晗解釋自己不是虛,而是昨晚跟張承他們喝了兩場酒的話,自然被節目組給剪切進去了。
這期節目,無疑還是極具看點的。
尤其是張承挖土翻地,亮瞎無數人的眼睛,只是讓許多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張承吃飯。
那飯量之大,讓人驚嘆,另外不吐骨頭也被不少網友調侃。
當然,張承展示功夫撅鋤頭,也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陳賢也好,云超也罷,他們反應絕對不是演出來的。
這才是真功夫。
而張承在節目之中解釋,為何很多功夫大師不能打,也全都剪切了進去。
其實,無需張承解釋,觀眾也能明白。
真功夫如何練的,從張承為練心意把挖土翻地半月就可見一斑。
如今,和平年代,生活節奏又快,還有幾人愿意下這樣的功夫去練,而且練了還沒什么用不說,稍有不慎還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