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人是常駐嘉賓,這“人情”有機會還回去的。何況,張承是飛行嘉賓,需要“照顧”一些。
“張承,檢驗咱們友誼的時候到了。”陳賢忽然開口說道。
“你?有地兒睡就不錯了,一個大男人,還挑三揀四?”張承撇嘴說道,“王老師,我們倆換吧。”
“這不好吧?”王澤愣了一下,隨即說道。
他完全沒想到張承會跟他換。
他的不算太差,但也絕對不好。他比陳賢住的好一點,也只是一點而已。何況,這村子的情況已經決定“好”的上線。
“沒什么不好!”張承說道,“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王澤沒有拒絕,年紀大了,晚上本就休息不好,若是睡的地方很差,那就更不好了。
明兒還要錄制節目,若是休息不好,身體怕是吃不消。
夜幕逐漸將臨。
晚上并沒有錄制任務,走了那么長一段山路,估計眾人也都累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張承一如既往的早起跑步,練拳。
這次,攝影師并沒有全程跟拍。他們起床的時候,張承都跑得不見蹤影了。
“昨兒那么累,你竟然還能早起跑步?”曾紹權有些驚訝的說道。
“累的人是我們。你見他哪兒累了?”陳賢說道,“別說走一段山路了,他干一天農活,第二天照樣能早起跑步。”
“你羨慕不來的。”王澤說道,“人家打小練武。”
練武?
眾人看向張承,卻是欲言又止。
他們想到了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那場比武。
張承不就是當事人之一么?
他不為比武安心準備,竟然跑來錄制節目,這心得有多大啊!
那可不僅僅涉及一個億的“出場費”啊!
這場比武關注度驚人,已然影響到華夏功夫的名聲了。
節目開始錄制,張承第一次客串老師,當他站在講臺之上,看著臺下二十多個孩子,滿臉好奇且期待的眼神看著自己,百般滋味頓時涌上心頭。
舞臺與講臺,果然有著天壤之別。
“我叫張承,弓長張,傳承的承。你們叫我張老師就好。這節課,我給你們上。”張承開口說道,順便在黑榜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接著說道,“拿出你們的語文課本,翻到第二十三頁,這節課我們講《我的父親母親》!”
兩個世界,教材顯然是不一樣的。
這片課文其實很簡單,就是講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許,還要讓孩子懂得有一顆孝順父母之心。
“老師,為什么我們的父母大都不在我們身邊,他們是不愛我們么?”
張承按步就班的講著,一個孩子忽然舉手,開口問道。
這有些出乎預料,張承看了一眼節目組的人,卻看出這不是他們安排的。
“不!你們的父母很愛你們。”張承笑著說道,“沒有父母陪在身邊,你們是不是很不開心?”
“嗯!”
臺下大多數孩子都點了點頭。
“最不開心的其實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父母。”張承說道,“你們父母外出打工,很多都是在工地上。抱起磚頭抱不了你,放下磚頭養不起你。你們父母想要給你們創造更好的條件,那么就只能外出打工。這世界哪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
“所以啊,你們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張承說道,“到時候接你們父母一起住,那么就能經常在一起了。”
張承的話,有幾個孩子聽見去了?
他不知道,也沒法知道。不過,節目組的人卻被他那句“抱起磚頭抱不了你,放下磚頭養不起你”給驚到了。
這或許就是留守兒童父母最為真實的內心寫照。
哪有父母不想陪著孩子,只是條件不允許而已。
不管如何,張承這些話一出,臺下的孩子心情好了許多,似乎不再認為自己的父母沒有陪在自己身邊是不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