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恰好那天你有一個粉絲會。”姜朵說道。
這也是她問張承的一個原因。
撞檔期了。
“把粉絲會提前或者推后吧。”張承想了想,說道。
粉絲會,主要是為了宣傳專輯。
“行!”姜朵點了點頭。
專輯,其實早就已經開始宣傳了。這段時間,張承可是錄了不少節目。
不過,發行卻還要八月一號去了。
“這段時間應該很忙吧,還沒恭喜你晉級老板呢!”陳賢笑著說道。
這段時間,張承為宣傳四處奔走,難得抽空聚一聚。
而前段時間,以楊若兮工作室為基礎的緣樂影視文化成立。
公司成立,張承為第二大股東,自然算是老板之一了。
不過,公司成立,很低調,沒有呼朋喚友熱鬧一番,也沒有廣而告之邀媒體大肆宣傳。
“緣樂”這個名字乃是楊若兮取的。
張承對于取名沒多大興趣,只要不太難聽,他就沒意見。
“什么晉級老板?”云超疑惑的問道。
前段時間拍戲,還真沒怎么關注娛樂圈的新聞。這次相聚,主要還是因為他殺青歸來,剛好有空。
“楊若兮那工作室改名緣樂影視,張承是股東之一。”陳賢說道,“我還聽說他們公司要和華興影視合作拍攝一部大制作,張安導演執導。”
“嗯?這你都聽說了,你消息還挺靈通的啊!”張承有些驚訝的說道。
兩家公司還在談,不過已經達成初步意向了。
投資公司肯定不會只有他們兩家公司,不過主導的肯定是他們兩家。
版權自然緣樂影視手里,或者說著在張承手里。
“他姨夫是華興影業的高層。”云超笑著說道,“怎么想著一上來就來大制作?”
張承和楊若兮都有錢,但開公司不是這么玩兒的吧?
“小打小鬧沒意思。”張承笑著說道,“大投入,才有高回報嘛!以小博大的電影迄今為止有幾部?”
“是不是高回報難說,但絕對是高風險。”陳賢說道,“華夏電影市場就這么大,投資若是過大...難!而且,華語電影在國際市場......”
說道這兒,陳賢搖了搖頭。
華語電影在國際市場的表現真不怎么樣。
這個世界,依舊是好萊塢電影制霸全球,華語電影也就在東南亞等地有一些影響。
也只是一些而已,遠不及當初香江電影的影響力。
“投資太低,如何在國際電影市場上有所作為?”張承說道,“小打小鬧,終究難成氣候。”
“步子邁得太大,你也不怕扯到蛋。”陳賢撇嘴說道。
他顯然不同意張承的觀點。
有多大鍋,下多少的米。國內市場的潛力決定了一部電影的投資大小。
至于國際市場?還是先把國內市場擺平了再考慮才是正途。
“這部電影就是針對的就是國際市場。”張承說道,“張導還是有這個能力的,他差的只是一個好的劇本,一個針對國際市場的劇本。”
陳賢和云超兩人彼此看了一眼,啞然失笑。
“你不如直接說你的劇本牛逼。”陳賢笑著說道。
“我張承從不自夸!”張承說道。
這話一出,陳賢和云超直接翻了一個白眼。
你自夸的時候難道還少么?你竟然連這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對了,我的簽名專輯呢?”陳賢隨即轉移話題。
“車上,待會兒散的時候,自己去拿。”張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