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總算告一段落。
專輯銷量喜人,成為近些年銷量最為驚人的音樂專輯。
另外,上傳網站的單曲《有沒有人告訴你》、《像我這樣的人》,以及《給你們》下載量也十分驚人。
而《為了誰》和《明天會更好》這兩首出現在慈善晚會上的歌曲,下載量也極其不錯。其中,《為了誰》這首歌,比起一般熱門歌曲的下載量都不遑多讓。
這讓張承等人十分意外。
不過,這首歌的影響力卻是最大的。官媒稱贊,甚至還直接上了新聞聯播,另外各大高校也紛紛傳唱這首歌曲。
這首歌說是傳唱全國也不為過。
當然,張承很清楚,這首歌曲之所以如此,并非歌曲本身有多好,而是歌曲表達的東西值得大力推廣。
張承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又對那什么商演,綜藝通告什么的沒多大興趣。
所以,就開始琢磨著弄他的動畫電影。
《功夫熊貓》如今弄出來,難免有些浪費,畢竟這部電影更適合全球上映。
如今渠道尚且是個問題,何況張承也沒打算拿這部電影練手。
《哪咤之魔童降世》?亦或是《大圣歸來》?
提前動畫電影,張承腦海之中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兩部電影。
前者票房逆天,后者票房也不錯,或許還能蹭一下《悟空》的熱度。
不過,從張安那兒打聽到《悟空》春節就會上映,這點時間,顯然制作不出《大勝歸來》。
待制作出來,或許這題材熱度不但沒了,還爛大街了。
國內影視圈就是如此,張承可以肯定,張安《悟空》若是火了,相關的電影將會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
想想前世有多少關于西游的網絡電影就知道了。
跟風,似乎已經成了刻在華夏電影人骨子里的東西。
其實,這兩部動畫片,就個人喜歡而言,張承也偏向前者。
就是因為喜歡,且票房驚人,張承才有所猶豫。
萬一弄砸了呢?
一部形象級的電影讓他做出來撲街,張承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可若是成功了,以這樣一部電影開啟華語動畫電影崛起之路,似乎也挺好。
有些拿不定注意,所以張承直接找上了衛平。
“有搞頭沒?”張承問道。
他不但拿了劇本,還拿了里面人物設計等。
“你想投多少錢?”衛平說道。
“若是做成3D需要多少錢?”張承說道。
3D技術早已經出現,而且國內也有著極為成熟的技術。
《悟空》就是3D大片!
當然,運用3D技術的也未必就都是大片,大片也未必都運用3D技術。
最主要的還是看影片合不合適而已。
“不算宣發成本,你起碼得準備七、八千萬。”衛平搖頭說道,“華夏動畫電影低迷,投資能拉到兩、三千萬都已經極為不錯了。”
能拉兩、三千萬投資的還是那種資深的動畫導演,像張承這種轉行的外行,能拉到兩、三百萬就不錯了。
“七、八千萬么?”張承沉默了起來。
原版成本似乎沒這么高,衛平估計是往多的說。當然,原版的情況也比較特殊,沒多大參考價值。
“想要達到你說的那種效果,沒個七、八千萬肯定不行。當然,你若是放低一些要求,五千萬以內應該能解決。”衛平說道,“不過,誰愿意投資?若是再加上宣發成本,票房沒個五億,怕是回不了本。國內,還沒一部動畫電影過五億。”
“投資的事兒,我能搞定。”張承說道,“實在不行,我自己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