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超的戲份殺青離組,然后跟著張安跑宣傳去了。不只是國內,也跑日韓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當然,國外這些國家和的確并非宣傳重點。
不過宣傳電影的時候,也未曾不是在宣傳自己。
他本就想憑借這部影片邁向國際。那怕只是一步,那也是一種收獲。
張承幾乎都缺席了這部電影的所有宣傳活動,至于為何,那些媒體記者自然也清楚,不過也少不了明知故問。
云超戲份殺青,但《功夫》卻還有不少戲份要拍攝。
當然,所剩戲份并不多。
九月三十日,張承急匆匆返京,參加《盜夢空間》的首映。
“你那電影什么時候殺青?”楊若兮低聲問及張承。
“至少半個月吧。”張承想了想,說道。
“這么久?”楊若兮眉頭一皺。
“不久了。”張承說道,“七月底開機,十月底殺青,三個月時間,很正常的拍攝時間吧。”
“似乎也是。”楊若兮道。
三個月拍攝時間,的確很常見,或者說最為常見。對于張承這個新人導演來說,無疑算是快的了。
何況,這家伙精益求精,但凡不滿意就重拍,還是個細節控。
這絕對浪費了不少拍攝時間。
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殺青,還得益于他有原版參照,少走了許多彎路。
“這部影片,你不參與宣傳,可惜了。”楊若兮接著說道。
《功夫》殺青,等張承抽出時間,《盜夢空間》都上映半個多月,宣傳力度自然銳減,他們這些人估計也不用這么跑宣傳了。
張承若是參與宣傳,對影片的票房想來也有不少促進。
“那可不一定。”張承說道,“萬一被張導拉著跑北美宣傳呢?《盜夢空間》能否打開國際電影市場的大門,關鍵不在日韓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而在北美。”
如今,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無疑就在北美。
這也是好萊塢雄霸全球的原因所在。
有最大的電影市場支持,直接用大片轟開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市場大門。
若沒有龐大的電影市場支持,好萊塢敢玩兒大片么?
《盜夢空間》投資過十億,直接把國內投資記錄翻了一倍,可依舊那么多影視公司投資,為何?
真覺得這部電影能夠打開國際電影市場?
恐怕未必。
他們敢投資,很大程度上還是國內電影市場發展的結果。
一部動畫電影都破了二十億票房大關,那么這部眾星云集,張安執導的大片,自然也就有了破三十億大關的市場基礎。
票房一旦破三十億,哪怕憑借票房還差一點回本,可其他收益,卻是難以想象的。
這部影片,有風險,但卻值得去冒。
況且,那部電影沒有風險?
“這么多人當面,你們倆咬耳朵過分了哈。”張安笑著打趣了一句張承和楊若兮。
他們兩人的關系,人盡皆知。
不過,人老成精的張安,卻看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偶爾打趣,卻也少不了撮合。
“什么咬耳朵啊,張導用詞要準確,不然別人會笑話你沒文化的。”張承撇嘴說道。
其他人一聽,卻也只是笑了笑。
在場之人,恐怕也就張承敢說張安沒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