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家涼了,老大自然就要出面了。
鏡頭轉向城寨廣場,一個中年女演員抱著一個孩子哭喊著,后邊一個斧頭幫的人敲開了一東西,將里邊略顯紅色的液體汽油淋在她頭上,還有撲在她懷里的孩子的身上。
婦女:“不要。”
琛哥嘆了口氣,聲音很細:“是誰干的,我數三下!”
說著打著了手里的打火機。
三聲之后,沒人承認,毫不猶豫的向兩人甩出了打火機。
狠辣,視人命如無物。
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淡漠。不得不說,張承飾演的這個斧頭幫老大,給人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了。
打火機緩緩飛向婦人還有小孩,突然畫面伸出一只手,捉住了打火機。
鏡頭一拉,竟然是譚永興飾演的苦力強。
他熄滅了火機,臉色很平靜:“是我做的!”
一場混戰,隨即展開。
斧頭幫vs苦力強。
斧頭幫vs苦力強和裁縫。
斧頭幫vs苦力強,裁縫,以及油炸鬼。
這場打斗是鏡頭,精彩,還帶著幾分浪漫的色彩。
斧頭幫大敗,然后請了天下第二的殺手,天殘地缺出手。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苦力強不知不覺之中領了盒飯。
他從離開,到被殺,那些鏡頭技術含量無疑是很高。
先是全景,隨后平、右移、下搖、左移,隨后全景,俯拍。
鏡頭里面,有包租公婆打架,有教做菜的,有教訓小孩的,有隨地大便的,有下棋的,打蒼蠅的......
要把這個鏡頭拍好,不但每一組的演練都要過關,而且當鏡頭運動中,特定表演小組進入表演區之前,各小組要提前啟動自己的表演。
這是一個整體的配合,要力求保證在拍攝中不能出現任何差錯。而且,這個鏡頭對于燈光的數量要求一定是很大的。
這絕對考驗導演的功底
隨后,苦力強離開的這個鏡頭又用到了明暗交錯的用光手法。
苦力強臉上忽明忽暗,正好是他自己內心的寫照。
琴聲忽然響起,苦力強向自己右前方看去,這個動作定型即切。切點很自然,很干凈。
音效是沙沙的腳步聲。
此段音樂正好就用地殘彈琴的樂音,渾然天成,不用額外的音樂。
場景的光線忽明忽暗,但效果若有若無,正是恰到好處。
地殘試音,調弦。看得出,地殘是一個很熱愛自己工作的“專業人士”,從他的動作上來看,他把殺人當成一種追求,一種享受。
在大餐開始前,他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
此鏡頭的構圖讓人感覺很不舒服,拍攝方式就很古怪,而且構圖又故意極不平衡。也許是為了揭示殺手的病態心理?
苦力強看了地殘一眼,并沒有起疑,自顧自走路。
調弦的聲音也很自然,音樂此時中斷,醞釀真正的開始。
路兩旁自然風的效果做得非常好,樹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