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下滑,排片減少,排片減少,票房更下滑。
如今多半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觀眾期望太高,自然也就更失望了。”張承搖頭說道。
這部影片若是在《盜夢空間》之前上映,口碑不可能崩,或許還會不錯。
畢竟,這部影片還有可取之處。
只是影迷對其期望越高,所以失望也就越大了。再加上不被看好的《功夫》這么一襯托,無異于雪上加霜。
當然,這部電影宣傳上面其實也是有問題的。
你拿《盜夢空間》炒作,影片上映,影迷自然下意識的拿去跟《盜夢空間》比較。
很多事兒是經不起比較的。
《盜夢空間》節奏很快,而且懸念迭起,而《幻想世界》節奏有些慢,加入了很多愛情元素,估計想快也快不起來。
特效不如,劇情被吊打,節奏等等都差了不少。然后,《幻想世界》就向所有人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部電影,宣傳方向應該也有問題,干嘛非蹭《盜夢空間》的熱度呢!”云超搖頭說道。
“這部電影打上科幻片標簽,那么它就逃不開《盜夢空間》!”聶秋搖頭說道,“或者說以后的華語科幻電影都套不可《盜夢空間》!”
聶秋說的也不無道理。
不過,《幻想世界》在前,以后哪怕不如《盜夢空間》,至少也會少挨些罵。
“那部影片口碑崩,對《功夫》來說,無疑是好事兒。”寇華笑著說道。
的確是好事兒。
所以,不少人懷疑,《幻想世界》的口碑崩得這么快,里面有緣樂影視的推動。
至于緣樂影視是否在背后推動,張承不清楚,也沒去問。
有又如何,沒有又如何?
這種事兒在影視圈又不少見。
第三天單日票房一出,不少人驚了。
《功夫》票房不減反增,高達兩億九千萬,差點破了三億大關。而《幻想世界》單日票房卻跌落一億大關,只有九千萬多點。
這或許不只是與口碑有關,排片上的增減,也起到了很大的關系。
五一假期結束,整體票房都會有所下降。
第四天,工作日。
《功夫》拿下兩億一千萬的票房,雖然直接下滑了八千萬,但穩住了兩億大關。
而四天累計票房成功破十億。
這部電影顯然大火。
工作日都能破兩億的單日票房,已經不只是大火,而是特火,甚至有些形象級的意思了。
而排在第二的《幻想世界》單日票房跌落到了五千多萬。
不過,《功夫》的兩億大關也沒有堅持多久,上映第五天,單日票房就只有一億七千多萬了。
這單日票房,也是頗為不錯的了。
《功夫》在國內上映一星期之后,隨即就登陸了日、韓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張承等人也少不了配合宣傳。
當然,主要還是在張承和云超兩人身上,而且宣傳的著重點多在韓國和日本。
他們兩國的電影市場相較要其他要大上許多。
而且,宣傳之時也少不了蹭一下《盜夢空間》的熱度。
兩人都出演了《盜夢空間》,尤其是張承不只是出演了《盜夢空間》,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監制。
而《盜夢空間》的導演張安,還是這部《功夫》的監制。
這還是能吸引許多影迷對他自導自演的《功夫》產生興趣的。
何況,張承如今至少還掛著一個奧斯卡最佳編劇的名頭。
這個名頭在亞洲地區還是挺好用的。畢竟,拿過奧斯卡的亞洲電影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