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為國內宣傳節約了不少宣發費用。
國慶前一天,《臥虎藏龍》首映。
圈內自然少不了許多人捧場。
張安又把陳剛給拉來了。
其實,無需他拉,陳剛自然就會來。
影片很快開始。
只是一個開始,許多的眼睛就隨之一亮。不是被畫面所吸引,而被配樂。大提琴如泣如訴的聲音,他還是能聽出來的。
“這部影片應該也是張承自然配樂吧?”陳剛低聲問及張安。
張安點了點頭。
“開頭配樂就已經奠定了這部影片的基調了。舒緩而優美的旋律,惆悵而悲傷的人生!”陳罡接著說道,“這是一部悲劇電影。”
“張承應該是最具音樂才華的導演!”
張安笑著說道。
兩人不再說話,而是看向熒幕。
李琛飾演的李慕白和蔣琬飾演的俞秀蓮兩人之間那種莫名的情愫,卻被兩人暗藏在心中。
這是一種壓抑和約束。
故事情節漸漸的展開,一個成名已久的大俠交出佩劍,欲退出江湖,卻因那般劍引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把劇情沖突一一展現。
而俞秀蓮夜下追寶劍,那場面虛實并重,既重意境又重實感,那鼓點配樂也讓人眼前一亮。
影片之中的動作場面卻是吸引人。
這也是張承影片的一大特色。
不愧是練武之人,三部電影,動作戲都是一大亮點。
圍剿碧眼狐貍,俞秀蓮大戰玉蛟龍,李慕白竹林戰玉蛟龍......或重速度、或重狠斗、或重變化、或重意境,幾個重頭場面各有側重,各有精彩。
主要演員,演技都讓人眼前一亮。
哪怕是導演張承都貢獻極為亮眼的演技。。
或許,明年金龍獎最佳男配角獎有張承一席之地。
而其中,李琛的演技也讓人驚訝。
《盜夢空間》里,李琛的演技也十分亮人,這次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尤其是那雙眼睛,給方然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李琛不是沒演技,只是需要讓他發揮演技的角色,以及展現他演技的導演。
而影片結束,也證實了陳罡開頭聽到配樂的猜測。
影片中的人物都是以悲劇收場,李慕白師徒如此,俞秀蓮也是如此;嬌縱傲氣的玉蛟龍是如此,灑脫豪氣的羅小虎也是如此;碧眼狐貍如此,長途追捕她的捕頭也是如此。
這就是生而為人的悲哀,這就是不斷上演的人間悲劇。
這部影片,張承想表達的是什么?
許多人陷入了思考。
這部影片拍的不是俠客,而是江湖!
這部影片俠客們的義舉閑人不再是重點,他們在江湖與世俗之間穿梭的悲喜得失,所思所想才是重點。
張承也并不總是盯著矛盾沖突的發展,他經常有意無意地將故事的主線與當時的世俗社會、人心習俗進行交叉穿梭,從而為尋找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這部影片沒有一般武俠片那種笑傲江湖的豪氣,取而代之的是尋找江湖人文內涵的一種深沉思索與含蓄。
“難怪你說這部影片會是《霸王別姬》在明年金龍獎行的競爭對手!”陳剛有些感嘆的說道。
他不知道影迷會不會喜歡這種思索。
可他卻很喜歡這部電影。
他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經典的電影。
從電影語言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攝影、舞美、動作設計、錄音、音樂等所有的視聽元素也都充分體現了導演深沉的風格和對華夏古典文化的贊譽及熱愛。
這部影片恐怕真是《霸王別姬》最強勁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