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做了自己應做的,甚至還多做了許多。
當然,這部影片他雖然拿的是片酬,但影片越火,對他無疑就更好。
如今他又多了一部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全球性的那種。
“影片票房似乎比你預期高上許多啊!”楊若兮說道,“也沒出現你所擔心的那種內冷外熱的情況啊!”
“你怎么知道不是高開低走?”張承笑著說道,“首日票房,或者前兩日票房,很大程度上是影迷好奇心促使的結果。”
《臥虎藏龍》歐美爆火,國內影迷自然對這部影片產生了極其濃郁的好奇心。
他們很想知道這部武俠片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會在歐美等地大爆。
為什么?
他們不理解。
好奇,自然會去影院一睹為快。
何況,還有李琛、張承、楊若兮和蔣琬等人的票房號召力在。
前兩日票房驚人,除了國慶檔期的加持,以及張承等人的票房號召力之外,影迷的那份好奇心,絕對是最大的一個因素。
這也是張承為何讓影迷先在國外上映的一個原因。
“不過,國內票房或許真比我想象的要高上許多。”張承接著說道。
《臥虎藏龍》首日票房三億九千多萬,差點破了四億大關。
這部影片的排片雖然是國慶檔第一,但真比起《霸王別姬》等影片,卻是少上不少。
如此票房,上座率絕對驚人。
第二天、第三天單日票房有所下降,卻也有保持在三億以上。
三天,累計票房破十億。
這絕對比張承預期的好上許多。
后續票房只要不斷崖式的下跌,這部影片票房破二十億,應該是沒多大問題了。
張承之前預期的票房,不過十多億而已。
為何會如此高的票房?
張承有些不理解。
不理解的人何止張承,整個圈子的人都有些懵。
武俠片不是沒落了么?
我們不是都坐好看張承這部影片撲街的了么?
為什么?
為什么我們沒有得償所愿?!
一部武俠片在歐美等地大受歡迎,且票房驚人,如今在國內依舊如此。
這不科學!
影迷究竟怎么了?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表示看不懂,甚至產生了自我懷疑。
憑什么啊?
難道是陣容強大?
或許有,但肯定不是關鍵。
武打設計?配樂,美術,還是畫面質感?
他們不得不承認,《臥虎藏龍》的3D效果驚人,可這么一部沒有笑傲江湖,沒有俠骨柔腸,甚至有些壓抑的武俠片,為何能受影迷青睞?
這完全沒有以往武俠片那種暢快淋漓的爽感啊!
疑惑的人很多,后事諸葛自然也不少。
這部電影為何如此成功,他們分析得可謂頭頭是道。
眨眼一看,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可仔細一分析,那就是廢話。
無數分析得出一個結論:這部影片成功的關鍵在導演以及編劇張承身上。
一句話,張承拍什么都火。
換其他人就不行。
《臥虎藏龍》可以模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