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優秀的編劇么?
這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好的編劇不一定就能寫出高票房的電影劇本來。
這不僅僅是市場局限,還有思維局限。
國內編劇在商業劇本之上,終究差了幾分。
那些編劇優秀,能張承比么?
不能!
尤其是在商業電影上面。
張承腦海之中無數經典電影,他相當于另一個世界無數編劇的一個綜合體。
個人怎么可能跟一個世界比?
不過,張承不認為自己腦海之中有另一個世界的無數經典電影,他一個人就能撐起華語電影。
他也不會把這事兒抗在自己肩膀上。
提高編劇,還真不是因為缺乏對手,而是希望華語電影越來越好。
華夏電影市場不斷擴大,憑借龐大的人口基數,超越北美,成為第一大電影市場,在張承看來不過是遲早的事兒。
可華夏電影離好萊塢電影的差距卻還很大。
能否不斷縮小,這是未知之事,但張承表示擔心。
若是電影發展跟不上市場發展的節奏,那么國內市場發展再快,最終不過是給好萊塢做嫁衣而已。
華語電影若不走向世界,只是局限國內,背靠全球第一大市場在好萊塢面前依舊是個弟弟的話,那他們這些電影人難免臉上無光。
當然,華語電影走向世界,僅憑編劇顯然還是不夠的。不過編劇若是不給力,走向國際就是一個笑話。
張承和楊若兮回答媒體記者幾個問題之后就閃人了。
呆再久,那些媒體記者的問題也是問不完的。
何況,他們兩人在那兒一直呆下去,其他人怎么辦?
那些人可比他們需要曝光率。
你吃肉,怎么也得給認留口湯吧?
何況,張承和楊若兮也不是很喜歡跟媒體記者打交道,只是工作需要,不得不跟他們打交道而已。
風頭不能搶完了。
金龍獎頒獎典禮結束,但相關話題卻才剛剛開始。
這一屆金龍獎,話題顯然比以往足上許多。
張承自然成了繞不開的話題。
金龍獎本身的話題不少,而且頒獎典禮上制造出的話題也不少。
比如重視編劇,比如轉型導演等。
不管如何,通過這一屆金龍獎,“張承編劇”的號召力,顯然更勝以往了。
“你什么時候去洛杉磯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啊?”陳賢問及張承。
這次是陳賢相約,說是要給張承兩人慶祝一下,順便安慰一下云超。
云超這家伙好幾次入圍最佳男主角,結果都未能如愿。
這次更郁悶。
若是獲獎的不是劉華,而是另外兩人中的一個,可能還要好一些。
比起李琛兩人,他輸得更明顯。
畢竟他和劉華主演的是同一部電影。
“隔兩天就去。”張承說道,“夢想影業那邊還有些事兒要處理。”
“你編劇的那部好萊塢電影什么時候能上映?”云超問道。
《鋼鐵俠》這事兒,他們自然有所耳聞。
去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后,那部電影就開始籌備,好萊塢那邊的拍攝制作更為成熟,周期自然要短上許多。
一年時間,應該差不多了。
“什么一部?好像是兩部吧?”吳晗笑著說道,“你竟然忘了美版《無間道》也是承哥編劇的。”
云超一聽,尷尬一笑。
他還真把這事兒給忘了。
“《無間行者》的后期已經制作得差不多了。”張承說道,“《鋼鐵俠》要慢上一些。不過,這兩部影片什么時候能再國內上映,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