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整個圈子干嘛都眼巴巴的湊上去?”張承笑著說道。
楊若兮答應客串,不過她的角色也就幾個鏡頭,沒多少對白,更沒什么動作戲。
相對而言,張承就不一樣了。
他出演的角色,雖然不是主角,但戲份卻不少,其中不少動作戲。
而且還頗為出彩。
他飾演一個領導的警衛員,最終為救領導而壯烈犧牲。
不用猜測,他犧牲的那場戲,肯定會被張安給加戲。
這有點演員左右角色。
若是換一個人出演,或許犧牲的那場戲,只有幾個鏡頭。
明星很多,但多是客串,露個臉,這樣也就談不上什么號召力。
名氣再大,僅憑客串那點戲份,也是撐不起票房的。
想要演員的粉絲買賬,那么就不得不加重其飾演角色戲份,至少要讓他的角色出彩。
張安邀請張承,目的就是為他票房號召力而來的。
這部影片,消息只是在圈內傳得沸沸揚揚,似乎不去這部影片之中露個面,都感覺自己落伍了,不是合群了。
消息還沒傳出,不過卻也是早晚的事兒。
畢竟,這部影片離上映也不到半年時間,拍攝估計會和宣傳同步。
不過,金龍獎頒獎典禮到來,消息都還沒傳出去。
這屆金龍獎,張承沒有執導的作品,可編劇的作品卻有三部入圍多個獎項,其中兩部入圍最佳編劇。
“張導,你若是蟬聯最佳編劇,你覺得會是憑借那部影片拿的獎?《寄生蟲》,還是《我不是藥神》?”
“不管是哪部影片,能拿獎我就很高興。”張承笑著說道,“不過,你這么說,好像我勢在必得一樣,就不怕另外兩個入圍的編劇對你有意見?”
主持人:......
這個獎,張承呼聲還是很高的。
兩部影片其實都有可能。
《寄生蟲》在嘎納和奧斯卡上都有這極其亮眼的表現,哪怕眾人都不看好這部影片奧斯卡之行。
可那并非影片質量不行。
非戰之罪。
所以,很多人認為,張承應該會憑借這部影片拿獎。
張璞憑借這部影片可是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
可《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就比《寄生蟲》差么?
雖然國外影響力或許不如《寄生蟲》,可國內絕對不遑多讓。而且從某方面來講,影響力甚至還要大一些。
這部影片無疑更受金龍獎評審團的青睞。
不過,不管哪部影片獲獎,張承蟬聯最佳編劇的可能性很大。
他若怎拿......那是幾度蟬聯?
這不重要。
其實,不管張承今年能否拿獎,他已經是國內最好的編劇了。
最終結果,如猜測的那般,張承眾望所歸,毫無懸念的拿下了這一屆的最佳編劇。
而拿獎的則是《寄生蟲》!
畢竟,這部影片拿了金棕櫚獎,還入圍多項奧斯卡獎,其中就有最佳原創劇本獎。
而這屆金龍獎,最為耀眼的也是《寄生蟲》,其次就是《我不是藥神》。
前者拿下最佳影片,蘭爾沙憑借后者拿下最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