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孫浩的操作,本來潔白的云層顏色漸漸加深,無數的水霧與細小土壤顆粒相互結合。
然后孫浩又控制著溫度法則對云層進行降溫。
隨著溫度的降低,云層不斷的收縮,云中的水霧漸漸的開始液化。
終于!
有一滴夾裹著土壤粒的水滴在吸收了足夠的水霧之后開始急速下墜。
然后就跟引發了某種連鎖反應一般,大量的水珠成型,紛紛向大地墜落。
轉眼之間一場瓢潑大雨成型了!
隨著世界內第一場雨的形成,法則之網上對應著雨水的法則種子開始快速的演化,然后與霧氣法則,云之法則,水之法則,土之法則,風之法則,溫度法則相互勾連。
隨著這些法則聯系在一起,世界內也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
本來是被孫浩強行推動降雨過程開始自發的運轉了起來。
風兒不斷的吹拂著散落的云朵向雨云匯聚,又自發的在大地表面吹過,將散落的細微顆粒帶上了天空。
雨云四周的溫度也悄然的發生變化,溫度法則開始自發的調控起世界內局部氣溫。
隨著幾**則的相互配合完美的形成了一個循環,而在這個循環建立穩固之后,雨之法則猛然一亮,變化成一道略顯虛幻的法則鏈條。
雨之法則出世!
看著又一道法則成功孕育而出,孫浩露出了老父親般的微笑。
然后他牽引著雨云來到了他隔絕出的那片區域,對其中的植物進行灌溉。
等雨水將地面澆透之后,孫浩就放開了對雨云的控制,讓它在世界內自發的游動。
在得到了雨水的澆灌之后,那些植物明顯的精神了許多。
而隨著雨云的不斷游走,孫浩明顯察覺到世界內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首先是雨水澆灌過的地方溫度開始降低,彌漫在大地之上的霧氣迅速的消失。
大量的雨水沿著大地之上的溝壑不斷的向低洼處聚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
而因為大量的降雨導致了世界內氣溫的降低,與巖漿海四周的溫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這種溫差的作用下,世界內的風刮的卻是愈發的劇烈起來。
散發著滾滾熱浪的風吹過靠近巖漿海的湖泊河流之后又帶起了眾多的水蒸氣,然后夾裹著水蒸氣的風將四散的水霧,云朵不斷地吹向了降雨區,持續加強著這場大雨。
孫浩稍微推算了一下,這場雨至少要下個三五天,在將世界內積攢在霧氣,云朵消耗的差不多了才能停!
而想要再次下雨還要等不少的時間內,因為持續的降雨會讓世界內的整體溫度大幅度下降,溫度下降之后水汽蒸發的速度自然也會下降,想要再次形成雨云可不是要有的等嘛。
不過這也是孫浩想看到的,畢竟想要孕育出生命,世界內的整體環境很重要。
有了雨之法則的參與后,世界內已經初步的形成了一套氣候體系,可以有效的調節世界內的溫度變化。
之后孫浩又觀察了一下世界內的整體地形,想了一下決定還是要再調整一下。
之前已經在大陸的北方形成了一個入海口,其他三個方向卻沒有規劃,所以孫浩準備再次調整一下世界內的水系發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