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什么是昨日,等他想好再慢慢告知他們!
昨日就是昨天,昨天就是上一天,上一個日落……什么是上一個?
黎陽不想陷進這死循環。
時間概念,等他弄出日晷或者什么能夠表示時間事物時再講!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昨晚伏羲帶來苧麻,并告知苧麻所在地點。
苧麻所在位置距離他們人族這約有三十公里,他若想得那苧麻制造衣物,必須前往三十公里外。
得到苧麻,直接完成人族衣品跳躍。
略過獵野獸制作衣服皮,制造麻衣!
前世,獸皮衣物可比麻制品衣物貴重!
而在洪荒,黎陽心中傾向苧麻。
獸皮來源有限,苧麻不同,可以自主種植!
今后他計劃族人生育,哪怕族人急劇增多,也不擔心族人沒衣物。
對苧麻,黎陽非得到不可。
不過得到時間有待商椎。
黎陽在心中留下‘暫定’二字,喝完碗里最后一口魚湯。
老二、夏安幾人早就吃完,他們見大哥在思考便沒敢去打擾。
幾人互相提問昨日大哥所寫文字,幾人互相認知。
黎陽放下碗,看到便是如此一幕。
除前兩日所教文字皆有物品一一對應之外,昨日所教‘長短’‘深淺’‘高矮’等,稍有不慎便認知模糊。
畢竟這些,可不能‘看圖識字’!
前世,育兒教育中含有‘看圖識字’‘看圖理解意思’等!
而在洪荒,黎陽可沒能力弄出看圖識字等。
他所列文字,皆是有事物對應。
前面已經說過如‘屋’這個字,自然有相對應存在。
黎陽不知媧圣、伏羲亦或是三清那種存在,他們所教門人是如何理解他們所傳知識。
亦或者他們有大道之音?
直接讓門下弟子,懂得知識。
正如昨晚伏羲對自己所做,僅僅一指便能讓自己知道苧麻所在地點。
他不是這些存在,他僅能用語言、動作去讓族人明白文字。
“昨日所講解文字并沒有完,今日我們繼續……”
“這個字叫‘粗’,什么是粗呢?來,你們看……”
黎陽拿出兩個木棍,一粗一細。
“它們放在一起,這個比他大這么一圈則叫粗!”
“而這一根,則是叫細!”
“這木棍除了粗,咱們看它兩端!”
黎陽講解粗細之余,順手復習昨日長短知識。
講解文字,淺進深出,一點點推進,切勿操之過急。
時間點點滴滴過去,老二、夏安等人以極快速度汲取著知識。
他們認知粗細硬軟之外,還知曉一日分為早日,中日,晚日!
黎陽取個巧,他懶得解釋什么是早晨、中午……
直接改成一天三日。
身邊能夠文字,黎陽也隨口教給老二、夏安等人。
如坐,站,蹲等!
完成上午教學,黎陽頗為失望。
老二、夏安他們并未觸發悟道狀態。
“你們先認真記一下今日上午我所教文字,身邊東西一定要認識!”
認知自身,認知周邊,認知具體,認知抽象!
黎陽一步步來,并不會邁太大步子。
不過族人發展,他卻可以進一步推動。
如族人修煉!
伏羲所留特殊呼吸法,是為交換。
即為交換,那他應自主全部處理。
他準備把特殊呼吸法教授于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