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賀太師所言極是,眼下靖國勢大,霖安和江寧的賊寇,明顯有靖國在背后支持的影子,為了盡快回復我武朝的天下太平,議和的事情必須加快進行。”
“這具體的事宜,就要勞煩賀太師了。”
然而朝堂下方的賀元常豈會放過這一個千載難逢,對付秦嗣源的好機會。
“陛下與靖國議和,微臣自然會竭盡所能不負陛下囑托,但是眼下由于我軍在江寧失利,恐怕已經惹惱了靖國。”
“所以,這接下來和靖國議和的事情,恐怕很難順利進行,之前微臣在和靖國的史臣聯系的時候,靖國史臣就曾揚言,如果要議和就要在議和條件上加上一條,讓丞相做質臣,永留靖國永不回朝。”
“本來之前議和一事一直沒有定下來,所以微臣也就沒有向陛下提及此事,而眼下我軍又在江寧失利,這個時候想要找靖國議和,恐怕必須要滿足靖國這個無理要求才行了。”
“只是,這樣就要委屈丞相做一回質臣了。”
然而當賀元常的這一番話才剛剛說完,朝堂下方支持秦嗣源一番的大臣立馬就炸開了鍋。
正主秦嗣源還沒開口,他們就立馬站出來反駁。
“陛下,秦相乃我武朝當朝丞相,豈能前往敵國長留做質臣,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朝堂之上,周喆見到這一幕,整個人的臉色一時間也是一陣變幻。
只見周喆沉吟片刻,面露悲涼的哀嘆說道。
“朕自然知道丞相乃是我武朝的重臣,如果讓丞相去靖國做質臣,自然會讓我武朝蒙羞。”
“但是眼下靖國勢大,不但在我武朝邊境囤積了數十萬兵馬,還指染我武朝境內,讓我武朝連失兩座城池,損失了數萬兵馬,甚至連董將軍現在都被賊軍所擒。”
“朕實在是不想讓我武朝更多的百姓和將士,在流血生死啊!”
周喆的這一番話,雖然沒有表明讓秦嗣源去靖國做質臣,但是他這以退為進的做法,卻是已經讓作為下臣的秦嗣源不得不接下。
“陛下,如果以臣一人便可換我武朝太平,臣愿意前往靖國。”
“秦相!”
支持秦嗣源這邊的大臣正打算要繼續說些什么,卻是被秦嗣源直接制止了。
“陛下,臣希望在我前往靖國之前,靖國方面能夠釋放被困在江寧的董將軍和諸多我武朝的將士。希望賀太師能夠盡快和靖國方面聯系,只要被困江寧的董將軍和我武朝的諸多將士能夠離開江寧重返武都,我自當前往靖國。”
“丞相,眼下是我武朝方面失利,這個時候想要和靖國談條件談何容易,不過既然丞相如此心系我朝將士的安危,我自當竭盡所能向靖國方面爭取。”
其實賀元常壓根就沒有和靖國的使臣取得過任何的聯系,而這讓秦嗣源做質臣的提議,也完全是他自己為了借此機會除掉秦嗣源而想出來的。
不過,賀元常雖然沒有和靖國使臣取得聯系,但是他自信這次只要帶著秦嗣源一起前往靖國,那么一切自然也會如他所愿。
而現在他答應秦嗣源換回董道甫和諸多武朝將士的要求,也完全是權宜之計,到時候就算不成,他也有辦法來應對。
朝堂之上的皇帝周喆聞言,心中不由得也大大松了一口,連忙附和說道。
“那就有勞賀太師盡快促成此事了,唉!只是這樣就要難為丞相了。”
“陛下,如果能夠以老臣一人換取我武朝天下太平,老臣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