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這三萬人馬除了一些輜重營之外,其他作戰兵種,基本上都是每一伍分配了一名死士。
也就是每一伍的作戰單位,都是由一名死士擔任伍長。
還有就是,這些被死士軍團從霖安招募的青壯所組成的軍隊,步兵的人數只占了一半。
另外一半大概有13000人都是火器部隊。
在之前秦戰占領霖安的這幾個月時間里,秦戰在城中招募青壯并進行嚴格培訓的同時,也讓城中那些原本為武朝制造火器和火藥的工匠,為其制造了一批燧發槍。
本來那些為武朝制造火藥和火器的工匠一開始都是不愿意聽從秦戰的吩咐制造火槍和火炮的。
但在一番殺雞儆猴之下,這些工匠最終還是都乖乖就范了。
而且,由于李揚的這些死士在之前的港島時空之基本上都是玩過槍的。
對于槍械的構造和原理并不陌生,因此在經過一些對機械制造比較擅長的死士一番研究和嘗試之下,差不多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從無到有將燧發槍給搗鼓出來了。
同時這些死士還指揮霖安城內的大量工匠,制作了一批專門用于流水線加工機械零部件的水力機械。
有了這一套流水線的水力機械,秦戰也就開始在霖安城內大規模的批量生產燧發槍和更標準比例的火藥,以及各種類型的炸藥包和可以用馬車攜帶的銅炮。
不過由于時間比較倉促,以及霖安城內的精鐵和銅儲量也有限。
因此幾個月時間下來,秦戰也只是制造了20門銅炮,和差不多1萬支燧發槍。
當這些裝備基本成型之后,遠在武都的李揚這才在武都發動了突襲之戰。
然后在霖安的秦戰,也在同一時間率領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了霖安,朝武都方向奔襲而去。
不過當第二天一切塵埃落定之后,李揚見武都的局勢,他后面召喚出來的這些死士足以應付。
也就讓秦戰率領他的數萬人馬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就地駐扎。
然后看哪一個地方需要支援了,秦戰這支軍隊在朝哪個地方快速的支援。
而現在,由于昆州這邊的事態比較嚴重,李揚也就直接讓秦戰快速趕往昆州,替他剿滅這些反抗勢力。
同時也算是為他那幾乎全部戰死的死士報仇。
畢竟昆州這一戰可是李揚麾下死士死亡最多的一次。
如此巨大的損失,可著實讓李揚很是心痛。
因為之前李揚為了升級2級死士,和復活之前在霖安和江寧戰斗當中死亡的那些死士,已經將他在上一個港島時空獲得的氣運值全部消耗完了。
也就是說,現在李揚在這個時空,如果在有死士陣亡,他已經沒法在直接讓這些陣亡的死士復活了。
這兩天武都的攻城戰,和其他數十座城池爆發的攻城,已經讓李揚麾下的死士陣亡了一萬多人。
好在李2級死士目前只陣亡了1人,而這1人就是在昆州。
眼下在李揚已經沒辦法在通過氣運值復活麾下死士之后,這每損失一名2級死士,對李揚都算得上是傷筋動骨。
所以不論是為了報仇,還是盡快完整的掌控武朝全境,李揚都必須快速的剿滅武朝在昆州的反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