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李揚的企業真的發展起來了,那這周邊就沒有繼續擴展的可能了。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家政府要在這片區域興建道路等基礎設施所需的代價太大了。
倒不是說國家政府出不起這些興建基礎設施的錢。
而是害怕這道路等基礎設施興建好之后,李揚這山溝溝的企業辦不下去,從而也讓國家前期的這些基礎設施投入給浪費了。
簡單來說,這其中的風險系數比較大。
而通過幾天時間和這些領導們的交流,李揚也明白了其中的問題所在。
于是李揚也就主動提出了一個提議。
那就是,李揚前期自己承擔一半用于相關基礎設施新建的資金。
按照初步的估算,整個塔溝村的基礎設施,一條二級道路,水電網絡等設施,以及國家回收土地相應的賠償款。
總共保守估計需要2個億。
而為了保證國家政府的公共財產不受損失。
李揚需要先將2個億的資金存放在當地政府,為塔溝村的這個項目專門開設的專項賬戶里面。
一旦國家政府前期投資的這些基礎設施建好,李揚的企業在10年之內沒能發展起來。
那么李揚存放在這個項目的專項賬戶內的2億資金,將會用于填補前期興建基礎設施所消耗的2億資金。
當縣里的相關領導聽到李揚的這個提議之后,原本所有的擔憂也完全消失了。
因為這個提議,對國家是沒有任何損失的。
可以說,任何企業在某一個地方投資的時候,都不會主動給予這樣的承諾。
畢竟這風險太大了,萬一這投資項目中途撤場,這2個億的保證金可就沒了。
但手握外掛的李揚卻一點都不擔心。
有著外掛,他還難道還能賠本不成。
總之放心大膽的干,放心大膽的玩就是了。
就這樣,在李揚給出這樣的承諾之后,縣里的相關領導也直接拍板了這項投資計劃。
然后就開始讓人整理相關的資料,準備層層的將這項投資項目給上報到市里去。
而李揚在談妥這些事情之后,就再次驅車前往了南方的鵬城。
這次李揚不但又拿了幾件瓷器,還查閱了一些之前拍賣行工作人員給他的一份關于現存的珍貴名畫手冊。
有了這份手冊,李揚也就能夠篩選出他之前在港島時空通過各種手段,搞來的各種名畫藝術品。
而通過一番查閱整理篩選之后,果然讓李揚找到了不少和現代社會重復的名畫。
于是李揚就專門挑選了十幾副這個世界沒有的名畫,和他甄選出來的幾件瓷器一起帶去了南方并交給了拍賣行。
當拍賣行花了一天時間,仔細鑒定了李揚拿出來的這十幾件價值不菲的拍品后,最終也決定專門為其舉辦一場拍賣會。
時間就定在一個月后。
因為拍賣會需要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做前期的準備工作和宣傳。
在處理完這些瑣事之后,李揚就在港島停留了幾天。
直到一月時間的穿越冷卻期結束,李揚才回到了D莞的工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