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塔溝村的二級道路已經開始動工建造之外,在塔溝村規劃搬遷安置小區也已經開始動工修建。
塔溝村的搬遷安置小區總共規劃面積20萬平方米。
其中10萬平方,規劃的總計400套,占地面積100到150平米的三層農村小別墅。
而高層建筑用地則為3萬平方米,總計劃是建造50棟小高層。
剩下的7萬平方米則是道路,綠化、和公共廣場、超市學校、醫院等基礎活動設施。
這400套100至150平方的三層農村小別墅,全部為中式風格,除了房屋主體建筑占地為100至150平方之外,每棟房屋還帶有100至150平米的獨立小院。
其設計標準,完全是參照了大華國全國最富裕的模范村,華西村的設計標準來設計修建的。
這400套農村小別墅除了分配給塔溝村原本的村民之外,其他房屋則是留給以后塔溝科技公司那些高級管理人員居住的。
而總計3萬平方米的小高層則是分配給員工居住的房屋。
這些所有房屋都是不允許買賣的,就算是分配給塔溝村原村民的房屋同樣是不允許買賣。
因為這些房屋的建設手續,都是以安置房和企業員工宿舍的名義辦下來的。
再則李揚建設塔溝村的初衷,也根本不是搞房地產買賣。
計劃修建的這些房屋,完全是為了方便以后塔溝村企業發展起來之后供給內部的員工使用的。
按照計劃,這些房屋如果全部建設完成總共需要花費30億。
不過這所有的工程總共分成了3期進行,其中第一期投資為20億。
這些所有的建設,房屋方面的費用其實并不多。
比如這400套小別墅每一套的平均造價才150萬而已,這個造價還是整體包含了精裝修和家電的價格。
這個價格看上去很低,實際上這個造價才是一套別墅真正的造價。
城里的別墅之所以貴,完全是貴在土地上,而且開發商還要賺一部分的利潤。
而李揚在塔溝村規劃建造的這些小別墅,完全就是安置房。
他的塔溝科技公司自己就是開發商,自己就是甲方,所以這些房子也就只有被承建單位賺走了一些錢而已。
這樣算下來,400套小別墅整體全部算下來150萬也就差不多剛剛好了。
畢竟在農村正常情況,花150萬同樣是能夠修建一棟很漂亮的別墅了。
因此這整個安置小區房屋,小別墅和小高層全部造價算下來只占了整體造價的一半。
剩下的一半全部都花在醫院、學校、公園、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上去了。
規劃完成之后,塔溝村的安置小區第一期建設規劃周期為半年。
只要這第一期建成之后,就能夠滿足塔溝村所有村民,和塔溝科技公司前期員工的居住生活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里,李揚的智能管家星期五利用李揚賣古董獲得80億資金,在國內和國際的股市兜兜轉轉了幾圈之后。
原本的80億到現在已經變成了150億,因此,李揚現在無論是怎么在塔溝村大搞建設,都無需擔心資金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