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
張然再次來到了衙門,見到了還在996的惱火縣丞。
“嗯?又看完了?”
縣丞冷哼著丟下筆,好歹平靜了一下之后,板著臉道:
“讀書可不能一目十行,馬馬虎虎是要不得的……”
張然微微一笑:
“帝名炯,生于【圣惠皇帝二十二年】,年十八登基,母林氏明賢太后,妻趙氏淑德皇后,有子三人,長子……”
在縣丞的目瞪口呆中,張然直接張口就來,把這本第四十八代先帝的本紀從頭背起……
“停!本官信了!”
縣丞連忙制止了還要繼續背誦的張然,嘆道:
“你說你有這記性干啥不好,要是去考科舉,指不定能考個狀元回來……”
張然只笑了笑:
笑話,當年為了學宗門典籍,自己表現地更夸張,幾乎就是過目不忘,不然怎么可能幾年就啃完滿石室的丹書藥典雜記?
咱這腦瓜子,那可是杠杠滴!
“行了說吧,想問什么?”
縣丞很是平靜道。
張然也不客氣,問道:
“回大人,在下想問,除了這版普通人的史書之外,有沒有專給修士看的史書?”
“沒有。”
縣丞搖頭:
“朝廷對修士之事,一向都三緘其口,掩藏還來不及呢,怎么會專門寫修士的史書?修士之史,向來都是修士之間口口相傳的。”
“那大人可否傳予在下?”
張然立刻恭敬地一禮,想學真東西,就得把姿態放低。
“也行,正好本官批公文批得火大,偶爾放松一下也好!”
縣丞大笑,狠狠把案上那堆寫滿了雞毛蒜皮之事的公文推到一邊,頓時感覺自己整個身心都通達了起來!
兩人相對而坐,縣丞侃侃而談:
“修士有三類,分別修行精氣神,修精的氣血修士源于太祖皇帝時的大將軍李潛,煉氣士源于丞相李聃,神修則源于太祖皇帝本人!”
“大將軍李潛是史上首位氣血修士,修為極深,甚至超過了氣血第三境界,其力能擔山覆海,兇若魔神。”
“當年太祖起兵時,就是他領著三百未經訓練的新兵,強行打崩了陳國數千精卒,為太祖取得了第一塊土地,后來修為越發高深,領軍為太祖征戰天下,每戰必克,百戰百勝。”
“雖然他在太祖駕崩后不久便因傷心過度而逝去,但傳聞他根本沒死,只不過是陷入了沉睡,將來有一天會重新復蘇!”
張然聽得并不意外,之前看史書時他就有了猜想,李氏三兄弟應當就是三大體系的創始人。
果然,縣丞繼續道:
“而太祖開創了神修體系,此體系修煉極快,如歷代圣上,十來歲登基時就都已是【少陽境】強者,到三十歲出頭時,就是妥妥的【太陽境】,橫壓天下!”
“但因為速成,所以有致命缺陷,除太祖外,往往四十來歲就會駕崩,只剩元神進入陰曹地府……”
“丞相李聃,也就是玄元,他開創了煉氣士體系,先修內功再通達先天,循序漸進地修成煉氣士,兼有長壽與力量,還能萃取靈精幫助氣血修士修行,實乃三大體系中最完善的一套!”
看得出來,縣丞對煉氣士體系的評價極高,不過也確實如此,從各種方面來講,煉氣士都是比較完美的體系了。
但張然聽完,卻更加迷惑了,不禁問道:
“既然煉氣士體系如此完善,那大家都轉修煉氣士不就好了?為何朝廷不僅不支持,反而奮力壓制呢?”
“呵!”
縣丞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