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說揮的兒子?”
黃帝啞然失笑,他立馬明白過來,這是張然他們弄出來的事情。
“也罷,讓昌意去詢問那行商,記得帶上【獬豸】,教給他明辨是非的能力。”
“至于張然,只要不犯事,就不必去管,任他們行走游玩便是。”
“嗯,若是他們閑得無聊,就安排那群煉氣士與之見面,讓他們論道打發時間去吧……”
黃帝嘆息一聲,按照他們幾個異界人穿越后的正常流程,本來應該是與當地的名人高士進行友好的論道交流,彼此都有受益。
但自己這個名義上的道家祖師在修道理論方面的理解,卻遠遠無法與后世那群集大成者們相提并論,真要論起道來,說不定還不如張然他們四個小萌新!
那樣的話,豈不尷尬?
反正黃帝不想顏面掃地,與其送上門去丟人,還不如老老實實參悟典籍,早些參透【煉虛合道】之妙來得好。
等自己修成真仙,到時候再與之論道,實踐與理論皆有所成之下,就不用擔心會出現老前輩被小萌新干翻的尷尬場面了……
黃帝還想著,等到修成真仙時,應當就可以做到一眾穿越者們穿越諸天的操作了。
到時候,他還能去往另一個自己的世界,去見上一見后世的傳人們,與之論道,豈不快哉!
“就這樣辦,下去吧。”
說罷,黃帝又一次閉上了眼睛。
應龍也只好無奈地退了出去,臨走時,他心中不禁頗為難受:
“天帝閉關修行,只為了超脫世界,可憐我應龍千年修行,卻連超脫之法也不知道,未來只能在山海之中游蕩,而不能去往域外,看一看那更加廣闊的天地……”
……
出城之后,四方盡是原始森林,偶有幾個氏族部落居住其間,但生活區域卻并不大。
在這生產力低下的上古年代,文明還處于緩慢發展的時期,即便是中原這種世間最龐大的人族勢力,也不過僅僅占據了天下的一隅之地。
除去農耕區,大部分地區還停留在漁獵采集的原始生活中。
而在這個年代,中原部落之間的攻擊性也遠不及后世的政權,因為連自家的地盤都還沒開發出來,侵略別人也沒有什么意義,說不定人家比你還窮呢……
什么?捉奴隸?
抱歉,奴隸這種東西在中原的勢力范圍內極少,因為正逢黃帝盛世,大家都在悶頭種田搞生產,哪個正經部落閑得蛋疼去搶奴隸啊。
何況黃帝并不允許各部落間肆意開戰,以斬殺蚩尤的威勢,中原還真沒人敢違逆帝命。
為了推廣中原文明,黃帝還命令自己的屬臣們到處奔走定居,到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率領民眾走出蒙昧,點明之火。
例如被派往東夷建國的少昊。
可以說,這個年代的中原就是文明燈塔,不僅內部進入了文明時代,并且還在不斷向外輸出文明……
張然領著三個閑人,自從出城之后,基本就是在林子里面和野獸共舞,出城上百里,連部落都沒看見幾個,倒是碰見的野獸比人還多!
“長見識了,原來【人民少而禽獸眾】不是圣賢們在騙人,而是上古年代的真實情景!”
華佗肉身凡胎,走不了太遠就得歇息一會兒,累得氣喘吁吁的他不由一嘆:
“人族前進之路,果然艱難……”
張然倒是沒啥感想,當初去剿滅妖國時,路上的無人區和這里也差不多,習慣了。
藥塵也沒說話,對他而言,這就和旅游差不多。
只有田不易道: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對天地而言,人族與自然景物并無區別,誰也并不生來高貴,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這些?”
“嗯?”
華佗一聽便皺了眉,田不易此言頗有幾分不把自己當人看的意思,雖與大道相合,但實在與他的理念不和,當下便要論一論道。
正在這時,一道贊許之言從不遠處傳來:
“好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眾人一驚,連忙望去,只見一赤袍人不知何時靠到了近前,這顯然不是常人。
“足下何人?”
“在下赤松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