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
這個稱呼引起了在場儒家弟子的疑惑。
他們印象里,自家門派貌似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人吧
小圣賢莊作為儒家圣地,弟子數量自然不少,但這只是對應這個時代而言的多。
其實算下來攏共也就小幾百人,跟后世動輒上千上萬的學校不能比。
這個數量級,要說儒家弟子之間都能互相認識也不現實,但才能學問比較突出的那小部分人基本都是有所了解的。
而子明這個名字他們此前從未聽過,沒有任何印象。
但是眼瞅著他們這些精通辯合的弟子悉數敗陣,三師公應該不會叫個不成器的普通弟子來啊
帶著滿腹疑惑,這些儒家弟子中的佼佼者面上維持住了平靜,只是眼底多了些好奇,好奇這個被三師公明顯寄予厚望的子明到底是什么人。
而上首的伏念心頭的疑問還要在下面的弟子之上,因為他可是清楚的知道每一個小圣賢莊學子的姓名。
子明根本不是小圣賢莊的人
但他也不可能當眾質問張良這一點,只能跟其他弟子一樣,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在眾人的關注下,天明不對,應該說子明歪歪扭扭的進來了,穿著青綠色的儒家弟子,大大咧咧,毫無姿態的走進來了。
看得出他好像對身上的衣服和腳下的鞋子都不怎么適應,走路的姿態完全不成樣子,哪里像是個儒家弟子,更像個街頭浪兒。
伏念一看就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頭。
這小子贏不贏的了公孫玲瓏不重要,但這穿著,這姿態他難以忍受啊
但伏念必須忍耐住。
當著外人的面呢,教訓弟子哪怕是假的,也不能在這個時候。
不過伏念的反應大,另一邊的李斯反應更大。
自打進了小圣賢莊之后就一直維持著溫和笑意的面容,第一次出現了緊皺的眉頭。
這個少年長相好生眼熟啊
李斯并不在乎一個儒家弟子的言行舉止不端的問題,但是他莫明的感覺這張臉有點熟。
可他絕對是第一次見這個少年啊
李斯回想了好一會兒,也沒能把天明的臉和自己曾經看過的畫像聯系起來。
距離他看天明的畫像有段時間了,在沒有刻意記住的情況下自然遺忘了許多。
至于為什么他沒有牢牢記住天明的樣子很簡單,因為嬴政不許唄
自從天明出現以后,嬴政就一直在試圖抓到他。
但在這件事上,他又保持著相當程度的克制盡可能的讓更少的人了解到天明的存在。
那些只知道服從命令的大頭兵倒是無所謂,多少人知道都行,但身份越是不一般的人,嬴政反而越是不愿意讓他們知道天明的存在,了解天明的特殊除非是瞞不住。
這也可以理解,擔心別人給他搗亂嘛。
李斯作為相國,嬴政當然不可能徹底瞞住,所以他知道天明的存在,也知道皇帝特別想得到這個少年。
但是嬴政也向李斯表明過自己在這件事上的態度,所以這位有逼數的相國始終恪守本分,沒敢越線,甚至連天明的畫像都只是寥寥看過幾次,并不是很熟悉。
毛筆畫像,終究和實物有所差別,不是那么容易就認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