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是桑海城中的內流河,而騷亂聲就來自于橫跨河流兩岸的木橋上。
周圍的百姓也都發現了貌似有熱鬧可看,全都一臉好奇的向著橋頭擠去。
天明撓著頭,踮腳望向木橋的方向探視著,
“那邊好像出事了,要過去看看嗎”張良和少羽對此自無不可,湊熱鬧是絕大數人的天性。
于是三人也順著人流走上了這座寬敞的木橋。此時橋頭兩岸,已經有不少百姓湊在一起圍觀橋上的情況了,搞得道路不是很通暢。
好在沒到密不透風的地步,張良帶著兩個小子,稍微擠了擠,就湊到了最前頭的位置去了。
這種地方雖然是圍觀的最佳的位置,但由于此時橋上發生的是一起沖突事件,不是所有人都敢擠的太靠前的。
萬一牽連到自己怎么辦也就張良和兩個毛頭小子根本不在乎這個,才能輕松拿下這樣的位置。
他們也終于能看清到底發生什么了。只見拱形木橋的中央,兩個男子正處于對峙之中。
其中比較靠近天明他們這邊的,是穿著一身普通麻布短衣,一副游俠浪蕩子做派的男人,手里還持有一把長劍,姿態很是囂張。
而另一邊,則是個看起來仿佛沒睡好的男人,兩眼無神,皮膚暗沉,頭發雜亂,穿著同樣普通的深色布衣,背后斜剌剌的背著一把古銅色劍柄的劍器。
這種仿佛化著天然煙熏妝的男人,自然就是韓信。這時候,天明等人聽到了旁邊的圍觀群眾的竊竊私語“那個混混,又開始鬧事了。”
“是啊是啊,對面那個小伙子招惹到他,也真是倒霉呢”聽到這,張良三人也就知道這個游俠扮相的人是什么貨色了。
其實哪怕沒有圍觀群眾解說,也不難猜到這一點,看對方那打扮也就知道了。
這年頭的游俠,說是俠,其實十個里面至少有五六個就是純粹的混蛋流氓,平日就靠訛詐欺負普通老百姓過日子。
至于為什么這樣的人會被叫做俠自然是因為俠就是這個意思。
以武犯禁者,俠也此時,游俠混混正指著對面的韓信輕蔑的叫喊道“幼,這不是韓信嗎”混混上來就點明了韓信的姓名,好像他認識韓信一樣。
接著用譏諷嘲笑的語氣說道,
“呵還裝模作樣的背把劍來,小子,有膽量就過來拔劍把我一劍殺了”
“怎么樣,敢不敢”天明看著這一幕,疑惑的直撓頭,
“這怎么還有人求著找死的呢”少羽在一旁解釋道,
“你不懂,這種地痞流氓,就喜歡用這種方式故意找茬鬧事。”
“他們不會先動手,但就是要用各種手段逼著你動手,逼得你要么觸犯律法,要么向他們低頭服軟。”雖然現在的桑海城街頭仍然沒有徹底禁絕兵器,但也僅限于攜帶。
拿著裝裝樣子,官兵對你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是真敢動家伙,那你就可以好好體會一把什么叫嚴刑峻法了。
這些地痞利用的也就是秦法對百姓的約束力,來進行訛詐,或者單純的欺凌。
他們這些流氓終日無所事事,自然愿意花大把的時間跟你較勁,老百姓卻沒那個閑工夫和他們糾纏,往往就要低頭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