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古尋這一大段話,小圣賢莊的那些人全都陷入了各自的思索之中,一臉的凝重。
只有荀子,張良,以及顏路三人看上去依舊云澹風輕。
尤其是荀子,仿佛古尋話里那個遭到帝國皇帝厭棄的門派不是儒家一般,還輕松愜意的抿了口茶,然后平靜的回應道
“照國師所說,長公子殿下的訪問,終究還是一份善意。”
“對此,儒家會做出該有的表示的,絕不會失了禮數。”
到時候場面絕對給你搞到位,對得起公子殿下賞的臉就是
“呵”古尋哂笑一聲,搖了搖頭,“禮數不重要荀夫子應該很清楚,對儒家來說需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荀夫子撫須而笑,緩緩回應道
“儒家該做的事,儒家弟子一直都在做,老夫覺得沒什么需要改變的。”
古尋的快子停頓了一下,玩味一笑,看向荀子,“荀夫子,這天下都變了,儒家不變一變,合適嗎”
“有何不可呢”荀子反問一句道,“老夫看這法家也還是以前那個德行,儒家怎么就不行呢”
“這”古尋失笑一聲,回答道,“法家是沒怎么變,所以荀夫子你才看法家那么不順眼吶”
“您既然看不慣法家,又何必堅持讓儒家和法家一樣一成不變呢”
從荀子的話里不難聽出他對法家有多不滿,但事實上,作為儒家的另類,他之前看法家也沒那么不順眼。
好歹他也一手教出了足足兩位當代最知名的法家大能。
當然,也不是說他有多認可法家。
荀子嘛,堪稱諸子百家里面的八八炮,除了至圣先師孔子以外,沒有他不噴的,法家也不會例外。
不過以前他最多是在學說理念上和法家有所不和,現在他是整個看法家就不順眼。
簡而言之,以前對事不對人,現在對人也對事。
對于古尋的建議,荀子依舊堅持己見,搖搖頭回道,“儒家,和法家不同,從一開始就不同。”
“不做變化的法家,對百姓來說絕非善事。”
“但儒家,或許不變更好。”
“不變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儒家堅持不改變的話,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古尋低著腦袋,目光似乎全集中在自己面前的美味佳肴上,幽聲回應道。
這話一說出口,氣氛頓時僵硬了許多。
沉默片刻之后,荀子給出了自己的回應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呃您這話用的不對吧,咱們說的是人事,不是天道自然啊”古尋愣了一下,下意識反駁道。
荀子笑了,“人當然也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如何能分割開來呢”
“儒家未來如何,自由時間去決定吧。”
古尋放下快子,看向荀子的目光充滿了納悶
“荀夫子,這話說得一點不像你啊,你可是提出過人定勝天理論的人,怎么這么頹廢呢”
“哈”荀子爽朗一笑,捋著胡子理所當然的回答道,“因為老夫已經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