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區域這邊的事兒都安排好了,蘇棠去到了廚房那邊。
因為廚房還兼糕點生產區域,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修了五個灶臺,空間也大,六七個人在里面干活也不會顯得擁擠。
“二嬸、三嬸、四嬸、干的咋樣。”
“這和面粉真累人,兩個時辰下來,我感覺手都不是我的了。”
周春曉一見蘇棠,便將面團在木盆中摔的啪啪響。還瞪了一旁的朱阿婆一眼,大家都干活,憑什么朱阿婆就不用和面粉。
“二嬸真會說笑,這干活那有不累人的。”蘇棠笑著道。
“我剛來的時候也是這樣,做上個幾日,手頭的力氣練了出來,就不會覺得有多累了。”朱阿婆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笑著傳授經驗。
隨著陳里正兩個兒媳,以及蘇家三個媳婦加入和面粉,這面團的產量蹭蹭蹭的往上漲。
所以朱阿婆現在開始負責給面團包入餡料,以及揉成包子饅頭的形狀,擱在蒸籠中放上灶膛蒸,這活比起往日可輕松了不少。
算是升職了吧。
若是將朱阿婆比作主廚,掌控大局的李琳芳就是廚師長。
苦哈哈和面粉的周春曉等人則是打荷,至于誰是頭荷、二荷、三荷、末荷,并不重要...
二房的兒子蘇俊和四房的兒子蘇榮,負責給五個灶膛生火,他們勉強算是墩子。
負責擠牛奶的朱三娘,三房的女兒蘇青,還有四房的女兒蘇寧,算是跑堂的。
大人犯的錯,沒必要讓孩子來承擔,孩子是無辜的。
她的這幾個弟弟妹妹,帶的動她就帶,一起賺錢一起花。
帶不動就只能是他們與錢無緣了。
......
現在地頭擴寬了,釀酒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蘇棠繼續在淘寶上購買幾個大型的釀酒器,這山上什么不多,枯枝樹葉很多,煮酒用的柴火非常的充足。
糧食已經煮好,加入酒曲擱在那兒等待發酵,蘇景德稍微能夠休息一下了。
賺錢的步伐不能停下來,蘇棠和他商量了一下,便在淘寶上,買了好幾本有關造紙的書籍,給他研究。
目前市場上的紙張昂貴,包裝用紙、生活用紙等等,在市場上完全是一個空白。
習慣了紙張的蘇棠,深刻體會到了各種紙的好處。
就拿上廁所來說,現在用的是廁籌,對于她來說簡直是噩夢,就剛穿來的時候,初體驗了一次,后來再也不想碰了。
蘇景德大致將書瀏覽了一遍,便和她商議了一下手工造紙需要的設備材料等等,在淘寶上全部能夠購買到。
雖然現在沒有電,使用不了機器,這手工造紙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蘇棠便先購買了一批原料,蘇景德開始在倉庫內進行了第一次嘗試。
...
翌日,蘇棠和往常一樣,與朱大郎還有朱二郎,一道出發到了長安城。
他們倆給人發貨,她則去衙門報了個到,便開始了一日的巡邏。
供貨的事兒,交給了朱家倆兄弟,她要做的就是統計一下,她管轄范圍內的攤主們需要什么貨,晚些將訂單帶回去,朱家兄弟則根據訂單備貨,明日的配送能夠精準快。
說的簡單點,她就是一業務員。
走走停停到了彭大娘攤位,彭大娘應該是最先與她合作的攤主了,餛飩、包子等等最先加入了辣面,算是“老字號”。
附近的客人們出門用餐,都樂意來她這兒,生意一直不錯。
“蘇監市來了呀,我娘說今日要二十筒辣面,奶黃包奶饅頭的數量還是照舊,若是有多,也可以送過來。”
蘇棠剛到攤子這兒,就有一個姑娘,略帶羞澀的對著她熱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