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現在,只能頂著周春曉的這個名字在崔家生活了。
而真正的周春曉呢,那日因為過度勞累和饑餓暈倒在了地上,休息了兩日才緩過來。
蘇棠也不是那般的絕情,等周春曉在兔兒山這里又休息了幾日,才讓其離開。
至于去了什么地方,她就不知道了。
往日,最讓蘇棠煩心的老宅那些人,或是換了芯子在兔兒山幫忙,或是看透了這人生,開始享受人生,亦或是一紙休書劃清了界限。
似乎,她日后不會在為那些家長里短的事兒煩心了。
就這樣,日子跨入九月末了。
珠窩村附近的村民們,有不少都種植了當初蘇棠售賣的雜交水稻稻種,看著那沉甸甸的稻穗時,村民們笑的嘴都合不攏。
馬上就要引來大豐收了。
當然,這是相較于絕大多數的村民們來說。
其中還有那么一小部分的村民們,當初不信邪,并沒有購買蘇棠的雜交水稻稻種,而是用自家的稻谷換取的蘇棠田地中收獲的稻谷。
這些村民家的稻稈長勢雖然也很不錯,但那稻穗上就只有熙熙攘攘的稻谷。
別說畝產千斤了,就現在這情況,畝產能夠百斤都要燒高香了。
瞧著周遭那些村民們沉甸甸的稻稈時,心中是極度的不平衡。
村民們在收獲稻谷之前,還有一個習俗,那便是在用來裝稻谷的籮筐外,貼上一個用紅紙黑字寫的豐字,祈求一個好兆頭。
現在會寫字的人不多,想要買這豐字,基本上都得跑一趟長安城。
而且這價格,一個大豐基本上都在五、六文的樣子,小豐也在三、四文。
這售價高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現在這染了紅顏料的紙貴的很。
這賣豐字,雖然一張紙價格不貴,但架不住買的人多,薄利多銷。
蘇棠在半月前,便提前開始做準備了。
蘇景德那邊,將紙張制作出來,然后再染上色,蘇棠便從長安縣城,請了幾個家境貧困的秀才,開始執筆寫豐字。
他給秀才開的工錢是,十張豐字一個銅板。
而這豐字,格外的簡單,若是不怕手酸,一個時辰寫個上千張都沒有問題的。
秀才們都不想錯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紛紛是鉚足了勁火力全開。
半月的時間,豐字便堆積滿了一整間屋子。
蘇棠將賣豐字的事兒,交給了老宅的小輩們。
因為現在珠窩村附近的村民們,都要來珠窩村這邊。
所以賣這豐字,也不需要去村子上門推銷。
蘇俊和蘇榮,便在收木材的隔壁,搭了一個木桌子,在木桌子的上面,擺放了不少的大豐和小豐。
蘇青和蘇寧便開始吆喝。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喲,賣豐字了,便宜又實惠的豐字。”
村民們正想著抽個空去縣城買豐字,聽見這吆喝聲便道。
“你們也賣豐字?這豐字可不是誰寫的都有人買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