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蘇棠準備開口的時候,蘇景德走了過來:“陛下,飯菜已經加熱好了,咱們到涼棚坐下,邊吃邊聊可好。”
李二雖然不是一個貪吃的人,但一想起方才那些口味非常好的飯菜,還是想要再嘗嘗味道,到了飯桌旁,邊吃邊聊還是很不錯的。
回到飯桌旁邊,不等李二繼續發問。
蘇景德便道:“都怪我們用,咱們家會才會一二三,再而三的被別人給欺負。”
“今日若不是有陛下在這里,我想那崔家,恐怕都會將我們這兔兒山給拆了。”
蘇棠便道:“爹,這不怪你,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你也不自責,這不是天無絕人之路,今日陛下便幫助咱們度過這一場危機了。”
“無論后面的路如何,至少你現在還能繼續售賣低價的紙,繼續為天下的學子謀福。”
聽見此話,李二忽然想起了前不久,孔穎達給他說,有一人在為天下寒門學子謀福,若是可以,請他幫忙照拂一二。
但孔穎達當然卻并未留下名字,只說了,日后他自然會知道。
如今看來,當日孔穎達口中之人,應該就是指的蘇家了。
思至此,李二便道:“蘇棠,你可學過文章。”
蘇棠便點點頭道:“學過一點。”
“可會做詩?”
“會一點。”
李二四周看看便道:“炎炎夏日,酷暑難耐,可能以此做詩一首?”
他不知道蘇棠的水平,所以考題也給的比較的簡單。
若是做詩歌,就蘇棠肚子中的那點墨水,定是不行的。
但是她前世好歹也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雖然做詩不行,但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還是行的。
在腦子中微微思索了片刻,便有了一首了李清照夏日的詩了。
然后便很不要臉的,當著李二的面,背誦了一遍。
李二細細品嘗了一番:“好詩,好詩呀!”
長孫無忌也道:“蘇大郎的這首詩,確實很不錯,日后若是有機會了,我真想和你探討一二。”
李二又道:“蘇郎君有如此的才華,為何不到科舉上去嶄露頭角呀?”
蘇棠搖搖頭道:“陛下,現在這天底下書貴紙也貴,你是知道的。”
“在半年前,我爹還沒有研究出這酒和紙,我娘還沒有發現這些食材的時候,我的家境貧寒,我想要寫字,都只能拿著棍棍在地上比劃。”
“這連紙都買不起,又如何能去走科舉制路呢。”
“我爹也是深知這讀書人的不易,所以才將紙張定價如此的低,為的便是讓天下的學子,都能用的起,從而也是為了有更多的人才,能夠不為身外之物所困,能夠更好的輔佐陛下。”
聽完這一番話,李二陷入了沉默之中。
沒想到,這一小小的莊稼漢,在有了手藝之后,便默默的在為國家付出奉獻。
這可要比朝堂上那些吃的滿嘴是油,只會說冠冕堂皇之話的朝廷蛀蟲,不知道強了千百倍。
思至此,他的心中便有了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