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山所有的作物,都經過了朱翁的手,才種植到了田地之中,他的種植經驗已經很足了。
有他在土豆試驗田那邊指揮,基本上不會出什么問題,只要不遇上天災人禍,到了明年年初的時候定會大豐收。
另一邊,經過蘇景德和蘇景通還有蘇景山的合力研究,活字印刷術終于是搞定了,這也就意味著,之前說的報紙的事兒,可以提上日程。
蘇棠下衙回到兔兒山,便和家人開始商議這發行報紙的事情。
現在有設備有條件,差的便是內容,也就是收集內容的記者了。
若是放在后世那就容易的很,只要設置獎勵制,一旦社會上發生了什么大事,馬上就有人打電話來投稿。
但現在的人,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消息傳遞的速度也慢。
而發行報紙,其上的內容,難免會傷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此事若是能夠得到有實權的人點頭,那才穩妥。
于是,蘇棠便將此事通過對講機先告知了李治。
在退朝之后,李治私下對李二道:
“上一次咱們去兔兒山可謂是收獲頗豐,土豆現在已經種植在土地之中了,等著來年收獲的時候,至少咱們長安城中,不會有人再挨餓。”
蘇棠賣給李二的土豆價格很低,在種植成本上,要比水稻低很多。
所以,李二打算第一批收獲的土豆,一半保存在地窖中,用來賑災的時候應急使用。
另一部分,便發放給長安城內的災民。
“好,等明年,朕再將雜交水稻推行到全國,屆時,這天下相比就再也不會有饑民了。”李二一想到此事,便龍顏大悅。
李治趁機道:“我記得上一次去兔兒山的時候,蘇知縣說,過一段時日,便會推出一種名為報紙的東西,估計現在也差不多了。”
這事兒,李二其實一直都惦記著的,畢竟,若此事成了,他的那些豐功偉績,這天下之人都會知曉。
李二便裝作不經意的道:“說起來,這蘇監市解決了這天下的溫飽問題,朕應該替天下的百姓感謝一下他。”
于是,這一日的下響,李二換了一聲便衣,帶著幾位皇子,一同到了兔兒山。
要是往日,蘇棠下響的時候便會回來休息。
但這早早的回了家,那可是早退。
而李二要來兔兒山之前,李治便提前給蘇棠通了消息。
這都提前收到情報了,蘇棠又怎么可能,被李二抓個現行。
她在縣衙中磨蹭的快到黃昏的時候,這才慢悠悠的踏上了歸家的路。
按這個步伐回到兔兒山,差不多都已經要天黑了。
李二自然不會干等著,雖然他對造紙、制酒這些事兒有興趣,但這畢竟是別人的秘密。
所以,他在到兔兒山中的這幾個時辰,便在四處的溜達,在看見那成群的奶牛之時,李二著實驚訝了一下。
畢竟,現在的牛可是戰略物資,而且還貴的很,四處都缺牛。
這蘇家,居然這么多牛。
李治趕緊在一旁解釋了一下奶牛,以及奶牛的作用。
李二瞧著這奶牛在外形上,確實和普通的黃牛還有水牛有很大的區別。
特別是在看見伙計在奶牛的肚子下面放一個木桶,一直擠牛奶,一直有奶,是連連稱奇。